——《论语》学习之17-01-1
【原文】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白话】微子离纣王而去,箕子成为了他的奴隶,比干进谏而死。孔子说:“在殷商那个时代有三位仁人啊。”
【思考之一】为什么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说:“殷有三仁”?
关于“微子去之”,《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纣既立,不明,淫乱于政,微子数谏,纣不听。及祖伊以周西伯昌之修德,灭国,惧祸至,以告纣。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是何能为!”于是微子度纣终不可谏,欲死之,及去,未能自决,乃问于太师、少师曰:“殷不有治政,不治四方。我祖遂陈于上,纣沉湎于酒,妇人是用,乱败汤德于下。殷既小大好草窃奸宄,卿士师师非度,皆有罪辜,乃无维获,小民乃并兴,相为敌雠。今殷其典丧!若涉水无津涯。殷遂丧,越至于今。”曰:“太师,少师,我其发出往?吾家保于丧?今女无故告予,颠跻,如之何其?”太师若曰:“王子,天笃下菑亡殷国,乃毋畏畏,不用老长。今殷民乃陋淫神祇之祀。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遂亡。
意思是:微子开是殷朝帝乙的长子,又是纣王同父异母的兄长。商纣即位后,统治黑暗,不务国政,淫佚奢侈,微子多次进谏,纣王都不听。等到祖伊因周西伯昌修行德政,灭亡璿后,微子担忧灾祸降落殷朝,便又多次劝谏纣王。纣王却说:“我出生时不就有命在天么?谁能把我怎么样呢?”微子于是预料到纣王至死也不会听从劝谏,打算一死了之,或离开纣王,自己又无法决断,便去询问太师、少师说:“殷朝已经没有清明的政.治,不能很好地治理四方。我们的祖先在上世创建了功业,纣王在当今竟一味沉溺于酒宴之中,唯妇人之言是从,扰乱败坏汤王的德政。殷朝上下大大小小都热衷于草野盗窃、犯上作乱之事,而朝廷大臣也互相仿效,违法乱纪,几乎全部有罪,因此他们的爵禄也就无法继续下去。朝廷既乱,百姓便各起于四方,互为仇敌,天下失去了协和的局面。现在,殷朝丧失国典,如同乘船渡河找不到渡口。殷朝的灭亡,指日可待了。”微子继续说:“太师,太师,我将何去何从呢?我们的殷朝还能保住吗?你们无意告诫我,我如陷于不义,那么怎么办呢?”太师顺着说道:“王子啊,天帝降临灾祸灭亡殷朝,可是纣王居然不畏惧上天的惩罚,又不听从长者们的劝谏。现在,殷朝臣民竟违背和诬秽神祇意旨。现在,假使真能救治殷朝,国家治理好了,即使自己死了,也不会留有任何怨恨。就怕你即使为国而死,国家还得不到治理,那就不如远走他乡。”于是,微子离开了殷朝。
微子曰:“父子有骨肉,而臣主以义属。故父有过,子三谏不听,则随而号之;人臣三谏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于是太师、少师乃劝微子去,遂行。
微子说:“父子是骨肉情,臣主是靠道义连接。所以父亲如果有过错,儿子屡次劝不听,就应随之而号哭;人臣如果屡次规劝,君主不听,那么从道义上讲,人臣便可以离开国君了。于是,太师、少师就劝告微子离去,微子便离去了。
关于“箕子为之奴”,《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箕子者,纣亲戚也。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纣为淫泆,箕子谏,不听。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乃被发详狂而为奴。遂隐而鼓琴以自悲,故传之曰《箕子操》。
意思是:箕子是纣王的亲属(叔叔)。纣王最初制作象牙箸时,箕子就悲叹道:“他现在制作象牙箸,将来就一定还要制作玉杯;制作玉杯,就一定想把远方的稀世珍宝占为已有。车马宫室的奢侈豪华也必将从这里开始,国家肯定无法振兴了。”由于纣王淫佚无度,箕子进谏,纣王仍不听。有人说:“可以离开了。”箕子说:“作人臣的向君主进谏,君主置之不理,便离他而去,这是张扬君主的恶行,哗众取宠于百姓,我不忍心这样做。”于是箕子披头散发、假装疯癫做了奴隶。并隐居起来,弹琴聊以自慰,所以人们传颂他的曲子为《箕子操》。
关于“比干谏而死”,《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王子比干者,亦纣之亲戚也。见箕子谏不听而为奴,则曰:“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乃直言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乎?”乃遂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
意思是:王子比干也是纣王的亲属(叔叔),看到箕子进谏,君主不听,去做了奴隶,就说:“君主有罪过,而不能用死直言规劝,百姓就会受害,而百姓有什么罪呢!”于是,就直言进谏纣王。纣王大怒道:“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窍,真是这样吗?”于是,纣王杀死比干,挖出他的心来验证。
宋儒张栻曰:“三人者皆当其时于其身处之,尽其道者也。其立纣之朝,所以维持宗社之心至矣。”《四书合讲》曰:“此夫子原心之论。上节是叙,下节是断。三人之行不同,孔子即其位,揆其时,而原其心,以为同出于忧君爱国之仁也。”钱穆先生曰:“三人皆意在安乱宁民,行虽不同,而其至诚恻怛、心存爱人则一,故同得为仁人。孔子又曰:‘有杀身以成仁。’然仁不在死,三人之仁,非指其去与奴与死;以其能忧乱,求欲安民,而谓之仁。”
张居正认为:“三人者就其迹而观之,虽有不同,原其心而论之,则其忧君爱国之忠,至诚恻怛之意,一而已也。其去者欲存宗祀,非忘君也;奴者欲忍死以有待,非惧祸也;死者欲正言而悟主,非沽名也。所以说,殷有三仁焉。盖自孔子之论定,而三子之心,始白于天下后世矣。”朱子《集注》曰:“三人之行不同,而同出于至诚恻怛之意,故不咈(fú)乎爱之理,而有以全其心之德也。”杨氏曰:“此三人者,各得其本心,故同谓之仁。”
蕅益大师引方外史曰:“若据后儒见识,则微子之去,箕子之陈《洪范》于武王,安得与比干同论?呜呼!仁理之不明也久矣。”依照后来的儒者的理解,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怎么能和比干谏而死相提并论,若论“仁”的话,只有比干才是,其他二者都被排斥在外,尤其是武王灭纣,箕子还把天地大法《洪范》陈述于武王,怎么能算仁呢?所以,蕅益大师说“孔子于‘仁’字,何等认得清楚”,又李卓吾先生慨叹:“千古只眼。”千古以来,只有孔子的一双眼睛能看清“仁”!江谦补注说:“为仁而去,为仁而奴,为仁而死,故曰‘殷有三仁’焉。”
三个人的做法虽然不一样,一个离开,一个装疯,一个强谏被杀,但他们的存心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希望国.家现在能够变好,或者未来变得更好,都是怀着一颗忧国忧民、广大无私的忠臣仁心。因为所处的地位、身份的不同,所以表现出来的做法也不同。微子启有继承君位的条件,他选择离开;箕子希望未来还能够辅佐国君,让国.家回到正常的轨道,所以他选择佯狂为奴;比干希望国君能够幡然悔悟,所以他选择强谏,最后被杀。三人内心的动机和发心是相同的,而行之于外的行为却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