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情境的分类:问题情境,任务情境,实物情境,图片情境,信息差交际情境等。
情境的创设需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产生联系,并好学生去做一些事情,积极性和参与度就会增强。
我们一些创设的情境,要么不贴合实际,去完成一个和自己生活不相关的内容,没有真正去解决一个问题;要么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难度较高,参与感自然就会降低。
我觉得吧,任务型情境可能多一点。围绕语篇的内容,迁移所需要完成的任务,完成一项任务。就是抛出一个问题来,根据这个语篇的内容,你要如何来完成这个任务。
因为亲身参与,实践等,完成任务,感受到运用所学知识达成目标的成功。
迁移创新
三个层次: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和创造
每一个层次的活动不是孤立的,都是相互联系的。
引导学生对推理与论证出来的信息进行总结和评价,基于超越文本的知识与经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获取专家结论的同时建立起专家思维。
要基于对文本内容的总结,再把总结出来的内容迁移到实际中来,再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就是有借助文本的总结内容,也会有自己的观点和评价标准,不局限于基于文本的讨论。
如,Do you think Yaoming is a living legend?
对比:Who can be a living legend of sports?
第二个问题就是基于对文本总结出来的内容,自己再去做评价,不是完全基于文本,是一个开放性问题,能有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