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老师由徐州的俗话“没有熏不黑的锅屋”引入话题,并进一步解释了何为熏锅屋?—徐州人管厨房叫“锅屋”。意为新盖的锅屋的墙壁再洁白,日子久了也会被油烟熏黑。就是说,只要长时间对一个人施加某种影响,总会使其有某种改变。
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也需要长时间的“熏”,墙壁才可以“黑”,学习才能有效果!
接下来一一列举举了五个可操作的事例,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入学前的儿童已具备日常交际口语。入学前的儿童日常交际用的口语已基本具备。哪来的?主要靠家庭的熏陶,是在一天天一年年的口头交际(听和说)的过程中掌握的。而我们实际的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却违背了“熏”的规律,没有引导学生下苦功夫去读去背去写,而是一课一课的去讲,去分析。结果呢,劳而无功,事倍功半!
二、自己的读写能力是通过一天天读写得来的。
于老师结合自己的求学过程,谈到自己小时候喜欢读书,读的如痴如醉,读完了就写,整天咬着笔杆瞎琢磨故事,就这样一天天写下来,才有了第1篇文章的发表,那时于老师已经39岁了。
三、小片段写作练习。
他认为在写作方面没有任何技巧,就是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写,写完了读,读完了评,评完了改。如此反复,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一节课下来人均能写字200多,写的感人肺腑,动人心魄,美的情感,就在写和读中升华了。
四、大量的课外读物
以学生杨鸣为实例,每天必须完成一项家庭作业,读课外书。而且在读的过程中是要出声读,不是默读,每天坚持读半小时,什么时候孩子读书流畅了,语文水平也就上来了。
五、做笔记
作者讲到“耳濡目染”,其实讲的就是熏锅屋。“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笔记是熏锅屋的一个重要方法。时间久了,笔记本就变成了人的第二大脑储存库记下来再时常翻翻,慢慢的就会移植到自己的大脑里,移植不过来也无妨,用的时候再去找。
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上学的时候,我喜欢做摘抄。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把做摘抄当做一件很神圣的事情!本子一定要准备一个硬皮笔记本,标题要加粗大字,内容一定要拿着劲写好。摘抄完毕,像宝贝一样保存着,里面有时还有做一些点缀,比如贴画,比如画一些简笔画。在无数个完成语文早读任务的空余时间,我就会拿出我的“宝贝”,大声朗读,细细品味。因为里面的内容都是自己认可的、喜欢的、精挑细选的,可谓是百读不厌!现在想来,当初语文学习的优异成绩定和我的“宝贝”有莫大的关系。只是今非昔比了,当时是因为周围能看的书太少,看一遍不过瘾,才有了把好文章摘抄下来永久保存的念头。现在的孩子,可能要为摘什么而发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