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俊芳)
内容:P48~53
问题12 课程内容六要素之间是什么关系?
问题13 为什么要倡导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教学?
一、课程六要素之间是什么关系?
1.语言是以语篇形式存在的。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都离不开各种类型的语篇。
2.语篇都是在语境下产生的,语篇都有主题,语言学习活动也需要在适当的语境下进行,都要围绕主题开展。
3.学习语言就需要了解语言运作的规律,因此需要学习语言知识。语言知识是理解和表达意义的基础。
4.语言与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语言就必须学习和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
5.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看、写。听、说、读、看、写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具体形态,它们既是教学目标,也是教学内容。
6.为了提高语言学习效率,学生需要掌握并有效使用学习策略。学生在情境中以语篇为基础,学习语言,为了理解语篇,需要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这些都是学习策略的具体体现。
英语学习活动是围绕语篇的学习活动,英语学习的过程既是学生探究语篇内容和语篇主题意义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的过程。学生围绕某一具体的主题与不同类型的语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技能获取、梳理、整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深化对语言的理解,比较和探究文化内涵,汲取文化精华。同时尝试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提高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这样,英语课程内容的六要素就融为一体了。
二、为什么要倡导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教学?
一、结合书本内容与自己的课例,谈谈教师如何利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组织,通过学习活动,把课程内容六要素融为一体?
二、试谈当前课程内容结构存在的问题与新课标强调的课程内容结构化的内涵与意义。
对于这个问题,我不知道如何表述。晚上在看共读回访时,张朝珠老师将我们目前课程内容结构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三个方面:1.课程内容的割裂。这是针对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而言的。一个单元内的语篇与语篇内容之间大多缺少明显的主题意义联结。在进行语篇研读和架构单元育人蓝图时我们会感受到提炼出一个主题很困难。2.课程内容割裂的背后是课程内容组织逻辑失衡。过分重注了知识逻辑,而忽视了心理逻辑,导致学科知识缺乏实操性,知行分离。3.课程意识缺乏。现在的教学需要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我们的教材中需要更多这方面的体现。我觉得还应该加上一条,那就是课程内容需要更多的接近学生生活。比如,在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Ways to go to school. 应添加我们日常交通规则方面的知识,比如,行人要走人行道,过马路左右看,停车标志。以及与西方国家的一些交通规则方面的异同等。
(一)什么是课程内容?
要回答什么是课程内容结构化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课程内容”意味着什么。自从泰勒建立第一个现代课程理论以来,目标一内容一实施一评价作为探讨课程问题的核心要素,逐渐成为课程论学者的共识。课程内容结构化是指确定课程目标后,如何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以有利于目标实现的过程。
(二)什么是结构化?
“结构”一词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具有不同的内涵,其共同特征在于注重事物之间、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而结构化可以看成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
(三)课程内容结构化的本质内涵
课程内容结构化的实质就是要求我们以结构化的视角理解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结构化的本质内涵在于学习经验的结构化,即揭示“谁在学”“学什么”及“怎么学”三要素之间不同种类的关系结构。
三、在你的教学中,如何将语言知识的学习融入主题意义的探究活动中?如何对对话、短文进行主题意义的教学?
四、基于主题和语篇的英语教学需要注意什么?教学的优势是什么?
基于主题和语篇的英语教学需要注意:
1.尽量围绕主题和语境设计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应该既包括基于主题的教学目标,也包括语言目标。基于主题的教学目标是学生经过课堂学习在某个主题方面获得新的知识或加深对该主题的理解。语言目标是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方面目标。
2.围绕主题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通过主题把教学内容和普通教学板块联系起来。
3.将学习内容与学生自身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结合起来。
4.合理安排主题意义探究与聚焦语言知识的学习活动的顺序。建议聚焦语言知识的教学活动安排在语篇学习活动之后。
基于主题意义的教学有如下优势:
1.探究主题意义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兴趣点和动力来源。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
2.语言不是学习的直接对象,而是学生学习所学主题内容的媒介或工具。而有主题内容的语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单纯学习语言而产生的枯燥感。
3.为了深入探究主题内容,学生需要对语篇的内容有更准确、更深刻的把握。这就要求学生对语篇所用的语言有更准确的理解,而不是停留在表层理解上。
4.在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学习的语篇和参与的活动都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因此与主题相关的语言现象(如词汇)就会出现(同时出现),而且可能有更大的复现率(重复出现),这对语言学习是十分有利的。
5.在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学习语言,而且能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经验,又能启迪智慧,能对周围世界产生更深的理解,同时也能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