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经营之九为何大部分设计者本身不能革新

我从事技术管理的经验也接近二十年了,现在转型做咨询,有的时候也在想,大部分设计者本身为何本身不能创造革新的成果呢?最新读了一篇文献,从统计结果上与大家一起探讨。本文想带给大家一个核心的观点,设计经营的必要性

下图摘译自《デザイン経営の必要性》(P28),对设计者的调研并对分类的13种原因进行打分统计。由于原始资料是PPT未了解到具体的打分规则,但作为参考我们大家对比看下各种原因。在部分原因的阐述中链接了我以前的文章,大家可以点击对比来看看。


1)判断成本过高

这是打分最高的,即大部分设计者判断自己没有革新创造力,主要是成本方面的考虑。这个判断,与企业的经营环境有关系。日本企业是普遍的成本意识为主,而我们大部分企业相对更差一些,企业没有把革新力和品牌力作为重点,大部分设计者都是从降低成本的较低去考虑完成设计任务,而对可能的革新不愿涉及。这是经营层面的问题,需要按照《设计经营之八如何具体实践》进行导入。

2)从设计的角度无法解决

设计者本身的设计能力和方法需要提升。例如通过对《精益研发之九JTBD手法的应用》等手法的培训,进行反复的实践练习可以提升。

3)技术方面很难实现

缺少从基础设计到商业设计的决心,即需要穿越《如何跨越创新的死亡之谷》。因为技术的来源可以是很多种,引进、合作、招聘、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公司等等,不能轻易对有革新效果进行否定。

4)设计委托方的最高决策者过于保守

这是经营层面的问题,需要按照《设计经营之八如何具体实践》进行导入。

5)不理解革新力带来的新概念

设计者本身的设计能力和方法需要提升。例如通过对《精益研发之九JTBD手法的应用》《精益研发系列之六客户价值真正把握(VPC)》《精益研发系列之七商品企划的新趋势》等手法的培训,进行反复的实践练习可以提升。

6)认为与现有的品牌战略不匹配

与公司本身是否有品牌战略有关,但从更高层面需要站在公司的愿景角度做判断。这是经营层面的问题,需要按照《设计经营之八如何具体实践》进行导入。

7)担心偏离了设计委托方的需求

顾客、销售、领导等等都可能是设计项目的设计委托方。这是经营层面的问题,需要按照《设计经营之八如何具体实践》进行导入。

8)不能理解设计委托方的喜好

顾客、销售、领导等等都可能是设计项目的设计委托方。这是经营层面的问题,需要按照《设计经营之八如何具体实践》进行导入。

9)设计委托方不重视设计者

大部分企业是口头重视,口号喊的很响,但实际不重视,而且是非常不重视。经营层面的问题,需要按照《设计经营之八如何具体实践》进行导入。

10)所属组织的上司不能理解

组织架构的设定和人事激励相关。这是经营层面的问题,需要按照《设计经营之八如何具体实践》进行导入。

11)中间信息传递或有影响力领导过于保守

组织架构和权限,技术最高责任人很明显没有参与到核心决策层,经营层面的问题,需要按照《设计经营之八如何具体实践》进行导入。

从上述数据来看,最大的问题点就在于很多企业仅仅围绕着成本,而忽略了产品的竞争力。成本也仅是竞争力的一部分,我们国内的大部分企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第一个阶段依靠成本上的优势获得了进入市场经济的入门券,不过这才是开始,针对全球的市场经济竞争来说核心的竞争力是品牌力和革新能力,如果这两个都不具备的话,再低的成本也无人问津。设计经营是个高层启动的顶层管理方案,所以中小企业的老板这里需要反思一下,看看你们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意识,虽然口头说的给予足够的权力让设计团队打造革新力,但真正关注的却仅仅是成本,无形的影响就是团队也仅仅盯着成本,不敢也不想做任何创新的工作了。以上也是为何要推动的设计经营的原因!


《设计经营之一什么是设计经营》

《设计经营之二设计与经营之间的影响》

《设计经营之三概览》

《设计经营之四企业与设计者之间的关系》

《设计经营之五案例分析(一个有伟大失误诺奖得主的故事)》

《设计经营之六技术传承》

《设计经营之七非确定性设计理念的转型》

《设计经营之八如何具体实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