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第六模块共读心得

来到最后一个模块的共读,内容越来越精简,也越来越精彩。

在第29讲中的上好信息融合课的三点关键,我了解到三个着重点,一:改变理念,从原本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真正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在教育教学中,把学生作为研究学习的对象,培养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素质,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不仅仅只是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的问题,而是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理念。

二:坚持常态化应用。虽说我们经常在很多文章中都能够阅读到 “以学生为本”这么一句话,但是王博士所出的“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三条标准让我记忆尤新。是的,我们会说,偶尔也会做,但是总是在特定是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课堂上才会记起要使用它,例如:公开课堂。这样一来,许多教育教学研究的新模式都容易流于形式。我们理应坚持王博士所提出的三条标准,在任何一节课堂,甚至是平时生活中都应该使用使用它。

三:加强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学习方式。当一节课结束之后教师应该立即进行教学反思。美国学者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知识。”,通过教学反思,便可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源和及时进行修改与整理。久而久之,每一节课堂都能够得到逐渐的完善。

在第30讲中的,数字时代的教师专业成长中,我学习到现代社会教育必须跟上信息化的步伐,将其融入到教学当中。在教学内容中合理使用互联网特色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课后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自动自觉去探索发现新的知识内容,这便是教学的升华。多

总而言之,融入信息化教学,改变教育理念,多聆听学生的需求,真正做到把学习者放在主体位置。这便是我对本次共读的总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