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寓言是一个怪物, 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寓言是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寓言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学好寓言呢?
首先,讲好故事是基础。低年级学生喜欢读故事,听故事,讲故事,我们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讲好寓言故事,积累语言。《揠苗助长》这节课,王老师通过“写种田人想法的是哪一个自然段”“哪一段讲的是揠苗助长的结果”“他做的事情是什么”层层设问,引导学生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 讲清寓言故事,贴合学生学习故事的心理需求。
其次,理解寓意。学习寓言最难的就是寓意。理解寓意只有与学生生活产生联系才会有深刻的体验。这节课,王老师抓住“焦急”这一中心词,反复体会种田人的焦急心情,联系科学常识,对比拔苗行为,感受种田人急于求成的心理。然后,通过角色扮演,以种田人“看到禾苗都枯死了, 他又会说些什么”为话题想象说话,在角色体验中使学生对寓意的把握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也有了更深层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