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第十九章至第二十七章):学会生活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请读《点亮心灯》第二十六章。
二十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提示:
一个人能否成就一番事业,不在于他现在拥有什么,而在于他将来能做什么,即他所具有的潜能和综合素质。
所谓综合素质,就是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修养、感情内涵、兴趣爱好、品德行为、团队精神、为人处世、思维习惯、动手能力、战略眼光等诸多因素在一个人身上的全面体现。
素质愈高的人,愈能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自己和他人。
在今天,我们的教育所担负的使命,不仅仅是让孩子学习知识,掌握技术,更重要的是锻造孩子健康饱满的人格,形成比较完善的综合素质。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塑性比较强,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关键时期,尽最大可能让孩子掌握可以使自己终身受益的东西。
无数事实证明:知识的数量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创新方面,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历史上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等,他们创出成就时只有二十多岁,论他们所占有的知识量,比他们同时代的先辈少得多。关键是他们具有一般人不具备的特殊思维能力和较好的综合素质。丁肇中先生讲:“要重视学生的个性,不要围着分数转,高考并不代表一切。因为高考是在解决别人解决了的问题。我们认识几个诺贝尔获奖者,几乎没有在学校考过第一名的,考最后几名的倒有几位。要注意为学生创造有利于个性发展的环境和条件,着力培养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实现自我需求的能力,特别是为个性发展提供一个好的环境。”
卢国侠说,不彻底转变旧观念,我们的孩子可能有智商没智慧,有知识没思想,有文化没教养,有技能没热血。这样的孩子不可能为人民大众的事业做出有益贡献。在严婧小的时候,卢国侠就特别注意她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构建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未来的社会更需要有思想、能动手,有跨行业的协作精神和全球战略眼光的人。死记硬背和过于专业化的人,市场空间将会更小。
当今中小学生的课程设置、教材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有许多地方都需要改进。但就知识结构来讲,它还是最基础的东西,这些对一个人今后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人的知识大厦,需要建在坚实而宽广的基础上,而文科知识和理科知识就是这座大厦地基中两块巨大的基石,缺一不可。因为无论是缺乏文科素养,还是缺乏理科素养,它们的知识结构都不能算做一种完整的知识构建。所以除了那些偏才外,大多数人最好不要偏科。
卢国侠希望严婧能成为一个有侧重的全面发展的品学兼优 的学生。所以只要是孩子喜欢的妈妈就支持。先后学钢琴、舞蹈、书法、美术……由于都是严婧自己要学,所以她学的都比较快。三年级时,她各门功课学的都不错,从四年级她开始喜欢写文章,到了初中,她的一篇作文《九龙汤》在省级刊物《少年月刊》上发表了,这更加激起了她的写作热情,后来她自己联系,被《北方文学》录取到“少年天才作家函授培训部”。在初中时,她先后有八篇作文在学校刊物《骊苗》上发表,同时还参加过《萌芽》编辑部主办的,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初二时她渐显理科优势,初三时,她提出报考西安中学奥数班。高三第一学期全年级测验,她的语文成绩排名全年级第二。妈妈对她说,就按你自己的说法,你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写作能力与文科班的尖子生比还有相当的距离,这就充分地说明了一次两次考试成绩,不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真实水平,所以切勿沾沾自喜。
二、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这一代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他们当成掌上明珠,对他们有求必应,使他们一个个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小皇帝”“小公主”。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压力,父母更觉得孩子可怜,物质方面尽量满足。忽视了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造成了孩子情感世界的缺失。不少孩子表现出极端自私、极度任性、极度懒惰。只求索取,不懂奉献,不知道关心他人,不懂得体恤父母,甚至出现了残害父母和老师的恶性事件,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2000 年 1 月,浙江金华发生的徐力弑母事件;2000 年 7 月,中国研究院研究生敖志刚以残忍的手段杀死女友;2001 年 7 月,贵州一孪生姐妹因未考上重点中学,被父母责骂而将双亲毒死; 2001 年 9 月,广州高校一新生,因无法适应集体生活和宿舍环境而跳楼身亡;2002 年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刘海洋,将掺有火碱和硫酸的饮料,倒在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五只狗熊的身上……
某电视台报道:一位母亲,她让孩子把剩饭倒在门外的垃圾袋内,但她出门时竟踩了一脚剩饭,她很生气,就质问孩子:“怎么把剩饭倒在垃圾袋外边呢?”
谁知孩子说:“谁让你不小心。”
“你就不能倒在垃圾袋里边吗?”
“倒在外边怎么了,小区不是有人管垃圾吗?”
“你这德行长大了能干什么呀?”
“长大了我也不会像你那么傻,把方便让给别人。”
气的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这一系列惊心动魄、让人费解的现象,是对当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极大嘲讽。是我们只重视书本知识,忽视非智力因素教育的必然结果。它说明,掌握了知识和技术,并不意味着就有了生存的资本,人只有懂得了对生命的珍视,他从事的各种活动才有意义,否则就会造成知识越丰富、情感越枯竭、生活越迷茫。
在严婧成长的道路上,卢国侠始终把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她相信,孩子有了一颗火热的心,就会积极向上。孩子有了一副怜悯的心肠,就会珍惜所有的生命。这些反过来会促使孩子更加热爱学习,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热爱一切直得热爱的人和物。有了这种素质的孩子,就不愁学习上不去。
1. 让孩子自己教育自己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在专制时代,人们的主动性受到了限制和压抑,社会崇尚奴性,反对个性。当社会倡导民主,人们拥有了自由,个体受到了普遍的尊重,自信、自强、自尊、自爱就成为时代风尚。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自我意识被极大地唤醒,自我教育成为自我实现不可离开的手段。
1997 年元月严婧写了一篇文章,就较好地体现了自我教育的思想。
“这也是一次考试”
期末成绩出来了,我比上学期提前了两名。我迈着轻捷的步伐,兴高采烈地奔跑在回家的路上。
在十字路口,一位推着自行车的老爷爷从左边插了过来,我没来得及躲闪,老爷爷连人带车摔倒了。我也一屁股墩在了地下。我非常生气地说:“你怎么着了,长眼睛出气呢?没看见有人吗?” “对不起,对不起,没摔着你吧。”老爷爷边扶车子边关切地问。
正当我站起来,拍打身上的土时,才看到老爷爷自行车后架上的箩筐掉在了地上,雪白的馒头滚了一地,“这……”我语塞了,老爷爷好不容易蒸出这些馒头,又辛辛苦苦带到集市卖,却由于我一时性急,撞倒了人和车子。打翻了馒头不算,还把责任往人家身上推,这像话吗?这时爷爷停好了车子又转身拾那些掉在地上的馒头,看着他吃力的样子,一股力量油然而生,我和爷爷一块拾着馒头。“娃,快回去吃饭吧,你妈妈可能都等急了……”我的脸在发烫,爷爷的话比骂我还让我难受,我不停地拾着馒头。爷爷又说:“还是小娃腰软手快,比我捡的快多了。”拾完馒头,我一溜烟地跑回了家。
回想着这件事的前前后后,我想这才是一场考试,是对我的品质和人格的考试。妈妈常说,一个人光有知识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堂堂正正的做人。老爷爷今天给我上了一堂课。人生处处是考场,我希望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也和教室里的考试一样,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妈妈说,相信她有了这种自我教育的意识,今后一定会有更快的进步。
2. 学会处人
人类告别了封闭保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后,便进入了文明时代。由于分工越来越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显密切,没有合作将一事无成。
1945 年,美国的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个被称为“曼哈顿工程”的组织,有 15 万科学家参与研制,历时五年之久。
1969 年美国发射了阿波罗 11 号,人类登月成功。阿波罗工程耗费资金 500 亿美元,有 400 万科学工作者参加,有 2 万企业、120 万个实验室参与研制,共创造零部件 300 万个。
世界著名的贝尔实验室有 1 万名研究员参与。
微软集团有 1.6 万研发人员加入,1400 名科学家操作仪器。
美国的硅谷,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二十多万科学家,他们携手攻克了一个个顶尖的科学难题,为美国的科技和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诸多奇迹。
中国人常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这些朴素的语言,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人有再大的本事,也难以创造出辉煌的成绩,只有汇集众智才能发出耀眼的光芒。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尖锐地指出:当今要把教孩子学会共处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严婧小时候,妈妈常用那些生动的事例,启迪她与人和谐相处。从小学到高中,她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都很融洽。因为她学习较好,又乐于帮助同学,所以每到换座位的时候,不少同学都找班主任让自己与严婧同桌。
生活让她懂得了许多,她在随笔中写下了这么一段耐人寻味的语言:
“生活的法则就是这么奇妙,你奉献的越多,你奉献的力量就越大,你得到的回报就越多。你给自己留的越多,你最后拥有的就越少。所以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吝啬奉献,只要有奉献的机会,就毫不犹豫地抓住它。只有这样,你才能受到众人的尊敬和爱戴,你才能最终取得成功。当然这个世界上也有知恩不报、恩将仇报的人。然而我们既然是奉献,就不去计较是否会有回报。有一副对联“但求耕耘,不求收获。”这应当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
严婧小时候的一个春天,妈妈领她到郊外,她看到一片麦田碧绿青翠,就掐了一片小叶,拿在手中玩耍。妈妈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悄悄地掐了一下她的手。她大喊一声:“你怎么掐我的手呀!好疼呀!”
妈妈说:“那你掐麦苗时,麦苗疼不疼呀?”
“麦苗又不会说话,怎么能知道疼呢?”严婧不解地问。
“你掐麦苗时它不是在流水吗?这水就是麦苗的血,它的血都流出来了,难道它不知道疼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教授王志春的一幅油画
严婧仔细地看着掐麦苗时手指上那一点点水,对妈妈说:“我以后再也不掐麦苗了,连小草和野花也不掐了。”
妈妈高兴地拍了拍她的头说:“这就对了,可一定要记住呀。”妈妈这一掐,掐出了她珍爱生命的情感,
妈妈的一番话,深深地印在她幼小的心灵上。
在不断地接触大自然中,严婧逐步的明白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是大自然这个摇篮把我们一代又一代摇大的。上古时候,我们都是大自然家族中普通的一员,由于类人猿的进化,人学会了语言,在越来越广泛的交流中,人的大脑不断进化,知识不断积累,智力不断提高。后来人发明了火,脱离了茹毛饮血的生活。人以为自己是高于一切的动物,将自己从大自然中剥离出来,凌驾在大自然之上,把自己封为宇宙中主宰万物的太上皇,玩自然于股掌之中,挥舞着人定胜天、改造自然的大旗,肆意践踏着自然界的各种生物。当人们陶醉在对大自然巧取豪夺的胜利中,大自然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不断对人类进行着种种报复。
有朋友建议卢国侠养小鸟,严婧说:“我才不愿意看到小鸟被关在笼子里的可怜相呢。”
2001 年严婧写了一篇文章,表明了她在这方面又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敬 畏 自 然
完美的自然
这是一座神秘而又美丽的城堡,存在于宇宙静谧的一方。
我们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就诞生在这个美丽的伊甸园中并创造了人类。他们过着男耕女织的朴素生活。每天与动物戏耍,与树木交谈,虽简单却也其乐融融。
亚当和夏娃在快乐中安详地合上美丽的双眼,给后代留下上帝创造的伊甸园——自然。
那是这样一座城堡啊:高耸挺拔的乔木,郁郁葱葱的灌木,高低参差、错落有致。满眼的苍翠,张扬着它们旺盛的生命力,细细的清泉从山涧流过,叮叮咚咚奏着迷人的小夜曲;动物悠闲地在河边饮着山泉,陶醉在这美丽的家园……那种感觉如同艾丽丝漫游仙境般惬意。也正是因为这种圣洁,使我们的祖先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还算恪守尽责,维护着这方宁静,使城堡尽量保持着本色。但就像上帝难料亚当和夏娃的过错一样,难以预料他们的后代所具有的好胜、嫉妒、喜战等品质。他们不甘心现在的所有,他们一丁点一丁点地吞噬着这份和谐,打破了这份宁静,使古堡——我们的家园——地球,美丽的容颜支离破碎,伊甸园从此就成为传说了。
自然的灾难
人类的文明发展了二百万年,到现在,那个古堡早已荡然无存,而那随时随处可见的各种植物,曾经漫步于古堡的动物们也随之减少,有的甚至灭绝。虽然那种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已一去不复返,但如人间仙境般的伊甸园,从此也只能成为现代人一种美好的幻想。我们对原始生活的认识仅限于哺育我们的地球母亲和那丁点儿关于物种起源的知识。而原来与人类共命运的动物、树木、伊甸园都被人类手中的斧头劈得七零八落,取而代之的是,人类孤独的灵魂游走于已千疮百孔的地球。已被污染了的大气、水源、土地使我们近乎窒息,人类对自然界的无情杀戮换来的是自然界冷酷无情的报复,也只有用追忆过去的美好来作为我们唯一的慰藉,但回到现实中,人们又充当起了剑子手的角色。人类的文明已有了巨大的发展,也取得了空前辉煌的成就,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却也是无法弥补的。已有多少种动植物被载入绝迹的墓碑上,多少片森林顷刻间化为乌有,多少顷草原已被黄沙吞噬,而又有多少生物正在惨遭人类的毒手……这恐怕连人类自己也 无法说清楚。
多行不义必自毙
毀林容易栽树难。毁灭人类容易,而要得以重新繁衍却需要上百万年的时间。破坏自然无异于人类自毁。自然界早已开始实施报复计划了。
一系列震惊世界的环境公害事件频频发生: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的光化学污染事件,美国黑风暴的侵袭以及日本水俣病事件,等等。而且,各种灾害正以海陆空并进的方式袭击着我国: 1997 年的酸雾、酸雨、酸雪;1998 年的特大洪水;1999 年的赤潮;2000 年的沙尘暴。不可想象今后还会有什么不测“光临”。
还有最近闹的沸沸扬扬的贫铀弹事件。有资料显示,海湾战争美国对伊拉克投掷了 94 万多枚贫铀弹总量约 320 吨,导致伊拉克南部地区出现空气、土壤、水源污染,该地区癌症患者大量增加。1998 年北约又在科索沃投下贫铀弹,在该地区造成了类似伊拉克南部的严重后果。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和疾病控制中心在 2000 年 7 月完成了一份研究报告,该报告说:从 1951 年到 1963 年,美国进行过多次核试验,向空中投放了大量放射性核尘埃。因此 1951 年后出生的 2.2 万名美国公民可能因体外接触到这些尘埃而得了黑癌、乳腺癌等疾病。这些人中有一部分已经死亡,与此同时,还有数千美国人因直接吸入放射性核尘埃或吃下核污染食物而身患绝症,他们中至少有 550 人死于白血病,2500 人死于甲状腺癌。造成的危害远非几年十几年内所能解决,甚至无法解决。
敬畏自然
正因为我们知道了敬自然孕育了自己的恩惠,畏自然主宰着万物的生杀大权。所以我们要格外地保护好自然,保护我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