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卫灵公篇》15.33,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知:通“智";涖(lì):通”莅",临,到。
孔子说,靠聪明才智得到它,仁德不能守住它,即使得到了,也一定会丧失。靠聪明才智得到它,仁德能够守住它,但不以庄重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职权收获,那么民众就不会尊敬他。当一个人能干又仁德,还处世庄重,但若动员人们做事不合乎礼,也是不完善的。
孔子提出了一个合格的执政者所应具备的品质和治国理政的四个标准,首先要有治国的智慧,再追求仁德爱民,然后怀着庄严敬畏的态度去对待,最后是依照礼法而动。
知(智)、仁、庄、礼,这是孔子讲的管理者的四个层次,也是带领团队的四个不同境界:
智,做事的能力,
仁,做人的素养,
庄,着重于如何做领导,
礼,以文化让团队自转。
我欣赏最后一个,强调团队文化,激发成员的主观能动性。
但其实,这个和前面三层密不可分。智仁兼备,自是拥有足够的软实力、人格魅力和吸引力,这是核心管理者必不可缺的。此时如行老子的无为之道,不言之教,大多是不错的。
然而,人性总是有懈怠,有惰性,有贪婪等诸多劣根性。规章制度常常免不了做为辅助。
昨天复训有些感触,今天和伙伴们讨论三人行的明天,也是想到这些。
我的理想文化,还是理想的。如同老子的道。“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为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这个境界,需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