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主流的价值观念中,“性格内向”似乎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毕竟太多的事实都说明了一个能说会道的人才更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同,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倾斜。
但是,即便是以外向为性格标签的的美国,其开国元勋们也是一群恪守传统教条的清教徒,提倡的是秩序、传统,追求内在的品德修养而不是外部的交际享乐。从现代的眼光来看,这无疑是一群内向者,而恰恰是这群内向者,用严谨和传统建立起了一个国家。
1. 改变个人心态
首先,需要转变的是对内向的偏见,内向是一种优势。
任何一种性格,都可以从正反两面来表述。外向--浮躁,孤僻--专注,精明--聪慧……内向其实也可以从正面看待。
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内向是一种一无是处的特征,那么在漫长的人类演化过程中为什么没有让这种特征被自然筛选掉呢?甚至于内向会成为某个民族或者国家的主流性格?
显然,在人类社会的集体生活中,内向性格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才让内向性格保留下来。
“内向”往往意味着:
- 人际中的高敏感
- 耐心、细致
- 想象力
- 内在思考能力
- 享受独处
- 对艺术的敏感
- ……
这些品质就是内向者的优势所在,我们可以专注思考自身的发展,并且用敏锐的视角观察世界,从而判断出行动的最佳方向,在人际关系中捕捉到情绪变化从而做出妥当应对。
相比于外向者广泛的交友,内向者往往倾向于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行更深度的交流,因此,内向者的友情虽然少,但是质量一般都不错,因此,内向者实在不需要因为自己的性格而感到焦虑。
2. 发展自身优势
-
在独处中修养内心
内向性格往往更喜欢和自己相处,一个人做一些自己认为有意思的事情,更加偏向于安静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内向者能够随着时间推移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本领,如果想要获得成功,后期仅仅需要考虑自己丰富精神世界应该如何对外输出即可。 -
发展专注能力和专业能力
由于内向性格往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因此对于感兴趣的领域通常会有极强的专注力和知识储备,这样的能力在如今的信息爆炸时代同样是一个优势,内向者可以通过广泛地学习、阅读、思考,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个人的专业能力,从而形成自己的社会竞争优势 -
培养艺术感知
内向者对于很多事物都有属于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在长期的自我对话中,内向者对于艺术作品也会有更加独特的个人看法,这种独特性也是内向者的闪光点之一。
3. 如何看待交际
对于很多内向者,其高敏感的特质导致他们在人际关系中能够察觉到更多的情绪波动,对于一些人际交流会产生过度感知、过度思考,因此,内向者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很难体验到“乐趣”,这也是很多内向者拒绝社交而转而向自己内心寻求“乐趣”的原因。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一点——“社交是不可避免的”。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尤其是如今的时代,因此,内向者想要全然封闭自己不与人交流,这是行不通的,不仅如此,交流能够促进观念的进步,如果内向者只沉浸在个人的小世界而无法做到与外界交流,那么他丰富的精神世界又如何才能对世界产生影响呢?
针对高敏感特质引起的内向性格,我作为一个内向者,认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不卑不亢”与“课题分离”。
-
不卑不亢
我们都不是完人,然而如今我们在进行对话,那么我们便是平等的,没必要委屈自己去讨好别人、迎合别人,也没必要觉得自己是宇宙的中心,怀着“平等”的心态展示自己的优点,一定能够找到专属自己的伙伴。 -
课题分离
高敏感就像一个过于敏感的传感器,收集很多无关信息干扰我们的大脑处理器,从而导致严重的精神内耗。为了抵抗高敏感带来的负面效果,我们需要设置筛选机制,确定哪些信息才是值得我们在意的。
阿德勒心理学中的“课题分离”概念,指的是分清楚自我与他人的界限,全力做好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即可,至于其他人的态度和想法,那不是我能够主观改变的事实。如果遇到不好的对待,也请思考一下——“这件事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我在某方面的处理存在问题吗?他这样做是我能通过努力改变的吗?”,面对别人的恶意,也不要将这种“他人的恶意”过于放在心上,“无法改变的东西”不值得内耗,就算那个人“讨厌”你,又能怎么样呢?
结束语
本次的性格指南参考了《安静 内向性格的竞争力》和《被讨厌的勇气》等书籍。我本人也是一位内向者,很庆幸自己能够通过书籍的力量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路,也很庆幸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能够将自己的成长感悟分享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