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种家常饭菜的背后都会隐藏着独特的习惯和生活历程。
小时候放学跑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掰开一个馒头,小心的倒一小股香油,然后学着奶奶的样子,用两个手指在盐罐里捏出一小撮盐,细细 的撒在香油上,把两片馒头上的香油和盐互相沾满,然后一边吃一边往大街上孩子群里跑。这些回忆中的味道包含了那个年龄的感受和那个环境中的一切信息,没有那个经历的人吃不出那种美妙的味道。
美食的感受不仅是食物本身的味道,更多的是烹制食物的背景故事和自己的过往。
小时候资源匮乏,春节准备年货的时候,一直不能少了剁肉馅这个环节。剁好的肉馅加入熬好放凉的花椒水、酱油、盐;搅拌均,放到一个小罐子里,准备包饺子的时候,可用盛饭勺子蒯出一块,跟备好的白菜、萝卜馅调料等拌均即可。这一罐肉馅就是正月里包饺子用的,一般就是十斤肉左右,二月二之前基本上就吃完了。
春节前剁肉馅的时候,我们家习惯把肉先放院里挂在树上冻半天,晚饭后把饭桌放大炕上,奶奶把菜刀在水缸沿上反手正手蹭十几下,再把肉切成黄豆大的肉丁,然后就交给我反复的剁,但不能太碎。因为这些肉不仅包饺子,还可以做炸酱面打卤、八大碗的白菜包、酿豆腐、虎皮尖椒等,所以这个肉馅不能太碎,否则吃起来没口感。
这种被酱油和调料水调和的肉馅,在北方寒冷的冬季虽然不会变质,但放置的时间太长显然不新鲜,而这种略有腊肉味的肉馅和欢乐祥和开心的春节直接挂钩,留在舌尖味蕾里。
二哥分家那年,家里杀猪后奶奶切下是十几斤肉,要我送到二哥家。放下肉,二哥二嫂拉着不让我走,二嫂很快和面,剁白菜,手脚麻利的包饺子,吃饺子的时候发现,剁的白菜就是一点点白菜叶,更多的是大葱、姜,一点点酱,还有一勺子二嫂腌的肉馅。红彤彤的炉火烘的屋里暖暖的,饭桌上刚出锅的饺子,半碗翠绿的腊八蒜和酸白菜,一片雾气氤氲在这个农家小屋里.....
想想这都快四十年了,二哥二嫂也快六十岁了。当时就感觉饺子好吃,后来不经意间忽然很清晰的想起那个瞬间,看着他俩忙碌的身影,才知道那是幸福;而我想起那个情景的时候,才知道那种感觉就是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