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评价
人人都有独特之处。特点本无好坏之分,但在约定俗成的职场语境下,就产生了评价。这个版块里几位提问者的特点,比如“一周只有一天想干活”“恐惧权威”“对当下的工作有抵触情绪”“热衷于自我反思”,就被评价为缺陷。但要用好它们,就要摆脱消极的暗示,把它们还原为“个性”本身。诚然,每种个性都会给工作造成影响,但都可以导向正面的价值。我们通过好几个实验验证了这一点,比如,一周只有一天想干活,那就抓紧这天好好干。
改写故事
因此,任何处于困境中的人,都有某种程度的选择权:“问题”只是一种主观建构,是若干个故事版本之一。提问本身就在参与创建问题。试图解答问题的人也不要忘记,提问者已经尝试过一切方法,都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也许存在这样的可能:“问题”在强化它自己。顺着唯一的叙事逻辑导出的解决方案,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让问题更牢固。
人与角色分离
人生和工作合二为一,固然感人,但实在做不到也不妨分开,有时还会有轻装上阵的效果。工作是我们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扮演的角色,而人生还有更多的面向。这样想,也许还会让一些工作做得更好。
短期的确定
未来不可避免地带来不确定。人们无法预见五年十年后的生活,而眼下的生活也必须在切切实实的行动中才能转化为确定性。一个人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思考未来 ( “一次性找准方向再上路” ) ,我会建议他在想不出答案的同时,先找时间把眼下的事做起来。这是并行不悖的两种生活:眼下怎么过,跟未来去哪里不见得有关。《我是普通人,但我不甘心》里,我的建议是“先过好这一年”。对年轻人来说,我认为一年已经是“确定性”管用的最大范畴,两三年之后会在哪里、会做什么,谁也说不清。
人需要长远的视角,也需要确定性。虽然想不清未来,但你也拥有一年或几个月的确定性。一边想着长远的事,一边让自己先过好这一年。
最小行动按钮
开弓就没有了回头箭。快递小哥打电话,说一小时后上门。我就必须在一小时内准备好材料。因为有了第一个动作,后续动作就接二连三,不想做也没办法。运用同样的思路,如果你迟迟没有动力启动一个项目,也可以先拿起手机,跟领导定一个时间,承诺到时汇报项目的想法。
但这种方法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和快递小哥并没有复杂的恩怨,我也不担心他的卷入给我带来更长远的麻烦。如果你对职场人际关系没有这样的信心,你也可以试试不让其他人知道,只做一个动作对自己宣告“启动”。就像《迈不出第一步》的提问者,写一段简历就删掉,除了自己之外并无人知晓。事实证明,这也能作为一个按钮,引发更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