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阅读写作,增强教学本领
坚持学思想,用心分享引导。她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殷殷嘱托,坚持读书写作,读党的理论书籍、读教学创新理论、读儿童心理发展著作、读中外经典名著,通过写作把读书的感受传递给学生。在她的影响下,学生涉猎广泛,从绘本到古文《山海经》,从中外神话故事到四大名著,从科普读物到少年成长小说,多年浸润,所带毕业班形成浓厚的读书学习氛围。读书之余,组织学生讲中国故事、红色故事、科学家故事。通过读书,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家国情怀,珍惜新时代美好的学习生活、发奋读书。
坚持一线教学教研,积极担当作为。十多年来,无论是在村小还是市直学校,她一直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师,务实作为、任劳任怨,不忘教书育人初心,埋头磨炼教学本领,带出了一届又一届优秀毕业班。此外,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比赛,锤炼业务能力,获得以下荣誉:2023年获得咸宁市语文作业设计大赛一等奖、小学语文高年段原创题命制大赛三等奖;2023年荣获湖北省精品课竞赛中省三等奖;2022年荣获咸宁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21年荣获咸宁微课竞赛市三等奖;撰写论文及案例、教学故事先后两次获得湖北省二等奖、咸宁市论文二等奖。2023年著作《童年的小作文》已出版发行;核心期刊《新课程研究》上发表论文《基于单元统整的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设计探索》。积极参加课题研究,2024年申报湖北省级课题已立项(作为参加者)、咸宁市级课题已立项(作为主持人)。已结题的课题有:2022年湖北省级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任课题秘书)。咸宁市课题《提升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实效性的实践研究》、赤壁市课题《小学生习作评价与修改》(均为参加者)。
二、践行立德树人,爱生如子
在她看来,对学生最大的爱,就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之余,她非常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她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对学生和家长却如春风化雨,对于特殊学生更是竭尽所能,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涵养心灵,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刘同学是留守儿童,只有奶奶陪伴,他和家人交流极少,在学校极度内向,她坚持家访、积极和他父母沟通家庭教育,在课内外内外活动中发动同学关注他,六年级时他母亲终于回到身边,他也阳光自信了许多;2024届舒同学来自单亲家庭,只有奶奶和姑姑照顾,因为母爱缺失、长辈过分溺爱、忽视行为养成,导致初入学的她完全不能融入班集体生活。整整一年,她和科任老师、家长积极沟通,大大减轻了家长的焦虑,帮助她建立了“规矩意识”,在“放大的鼓励”与“静待花开”的期许中,舒同学从最初的“这里的人很不友好”,转变为“我喜欢这里,喜欢老师同学。”
三、坚持教研探索,创新教学模式
“四重”让课堂充满魅力。通过学习和摸索,她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做到“四重”:重视学生、重视课本、重视课堂、重视活动,向课堂教学的40分钟要效益,知学情,明目标,课内检测反馈,课外注重开展综合活动,在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
“整本书阅读”为学生“打开另一扇窗”。十多年来,她一直坚持开展班级整本书阅读活动,不仅带学生一起读好书,引入绘本、科普名作、各类小说等,为学生打开另一扇窗看世界,而且坚持读好一本本书:通过导读课、推进课、分享课,从读写活动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领略大千世界的无穷奥秘,习得精妙的语言。上一届毕业生中8人的作品发表在作文书上,多位同学在国家刊物上发表作品,给学生强烈的幸福感。新接手的一年级,学完拼音后,开始引导学生读书,班级从此掀起一阵阵读书热,《西游记》连环画、《父与子》、儿童诗都是学生争相传阅的“口碑之作”,非得读一遍才过瘾。
“活动育人”。她深知要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语文学习离不开实践活动。通过持续探索,她开发了系列“语文+”课程活动:一年级的“读写绘”集赞活动;二年级因疫情的“线上读书节”活动;三年级依托寓言故事,录制“演播寓言短剧”活动;四年级从单元主题出发,举办为期两周的“花生节”跨学科活动,学生意犹未尽,说想每年都办下去!五年级的“诗词大会”飞花令活动、课本剧活动;六年级毕业赠诗活动;新接手的一年级,因考试取消,设计了“故事朗读会”活动检测学习效果;此外还有二十四节气班级活动、传统节日展示活动,周末户外亲子活动......各类活动滋养了心灵,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四、积极履职,尽责建功
认真履职。2021年至2024年她担任教科处副主任,着力于解决青年教师的培养难题。一是组织成立了校级名师工作室,每学期按计划开展专题活动,建立教师评价机制,在团队中比成长。这种“1+x”的培养模式,既发挥了名师的引领作用,又促进一大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二是积极助推课题研究,多学科课题齐开花。三是每学期在学校持续开展整本书阅读、习作评讲、读书分享等教研活动,培养出一批爱读书、带学生读写的种子教师。
推广教学经验。一是在教研室组织下,先后在第二实验小学、清泉学校进行整本书阅读经验交流、汉字学习经验交流。二是作为徐雪莲名师工作室第二届导师,指导多所乡村学校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辐射乡镇教育。三是指导的多位老师成为教联体学校语文骨干教师,有的还在市级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
五、服务社会,引领正气
她给自己的人生目标设定为“三驾马车”。第一驾马车是当好一名教师,教好自己的学生;第二驾马车是当好一个母亲,教好自己的孩子;第三驾马车是当好一个公民,把自己专长体现在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上。
她既是普通教师,也在学校负责党员建设活动,还是公益志愿者。寒暑假她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如暑假留守儿童托管、万人洁城,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常去敬老院、福利院慰问,给孤寡老人和儿童献爱心、送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