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了三句话——《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
作者与背景
《教育的目的》是由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所著,出版于20世纪早期。在那个时代,社会变革剧烈,科技日新月异,作者深感教育对于个人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撰写此书,旨在探讨教育的目的与意义,以及实现这些目的的方法与理念。
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怀特海在书中明确指出,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个人的自由与智慧,使个体能够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独立思考、判断和行动。这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石。通过教育,个体能够积累知识、提升技能,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同时,教育还能够培养个体的道德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我认为全书最值得记住的一句话是:“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作者接着说“但我们没有向学生展现生活这个独特的统一体,而是教他们代数、几何、科学、历史,却毫无结果;我们让孩子们学两三种语言,但他们却从来没有真正掌握;最后,是最令人乏味的文学,常常是莎士比亚的一些戏剧作品,配有实际上是为让学生背诵的语言方面的注释和简短的剧情人物分析。以上这些能说代表了生活吗?”
怀特海认为,教育应着眼于人的整全生活,引导个体领悟“生活的艺术”,进而不断实现自我的成长。想一想,我们的教育有没有真正向学生敞开生活之门,让学生在生活中享受学习的丰富多彩,这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生活是人类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教育是通过系统化的教学活动去培养人们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品德,以适应社会与生活的发展需求。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和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学校教育本来就应该让学生去享受生动活泼色彩斑斓的生活。课程改革倡导课程回归“生活世界”,重返生活世界,突破狭隘的“科学世界”的束缚,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确立一种新的课程生态观,这是当代课程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生活有多宽广,教育就有多宽广。生活有多复杂,教育就有多复杂。生活有万千变化,教育就跟着要万千变化变化。生活是怎么样,教育就要怎么样。生活如此广阔,教育也要如此之广阔。要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盘活知识,发散思维,使知识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出去,在生活实践中找到知识,在知识世界运用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让教育达到“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和谐与统一。
教育方法与理念
书中,怀特海强调教育应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力。他提倡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作者还强调品格培养的重要性,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人格。
我记住的第二句话是:“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使学生通过树木看见森林。”在现行教育现象中,一些问题依然较为严重,过度强调分数和升学率,导致教育过程变得机械化和功利化;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只是在口头之上,学生根本没有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怀特海强调教育是一种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而且是一种很难传授的艺术。他希望教师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要在教学之中让知识充满活力,不能让知识僵化。长期以来,我们经常把教学当作简单知识的传递、传授与传播,于是,学习相应就成为对所教知识的复制、同化与记忆。"见树木更见森林"的教育理念就是要纠转这种教学倾向,它鼓励我们在教育中既关注个体差异又注重整体把握,既实施个别化教学又促进整体素质提升,为教育实践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从而用这一理念来引导和改进我们的教育工作,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我接着记住的第三句话是:“风格是智者的最高德性。”我觉得这句话对每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思想导向作用,理解的第一层意思是,作为教师,就应该是一个智者,而智者的首要前提是具备道德情怀;理解的第二层意思是,风格是教师专业前行的方向和目标,是成就教师的一个特质,基于此,教育德性之中就应该让自己成为一个风格之人。怀特海认为“风格无处不在”,布封也说过“风格即人”,风格即道德性,风格能增加每一个的力量,它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获得可持续的成长。虽然有些人认为它是属于专家独有的特权,但是,每个人都在走向风格之路上,而凝聚风格的过程首先是一种道德智慧的力量,因而“教育的本质在于那虔诚的宗教性”。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在智慧与道德的工作中,拥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与崇敬感,才能克服枯燥乏味和劳累痛苦,使教育工作成为一种乐趣,用自己的大德之智去培养新一代接班人。
如果还要我再记住第四句话的话,我觉得是:“作为一种真正的知识启蒙,必须孕育于一种自由的精神中。”对此,怀特海要求教师在教育中享有自由,并且必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用书中的话来说理由:“通往智慧的惟一的道路是在知识面前享有自由,但通往知识的惟一途径是在获取有条理的事实时保持纪律。”“一种设计完美的教育,其目的应该是使纪律成为自由选择的自发的结果,而自由则应该是使纪律而得到丰富的机会。”“在教育中过分强调纪律是十分有害的,那种生动活泼的思维习惯只能在恰当的自由氛围中产生。”
个人体验与启示
《教育的目的》是一本具有深刻洞见和前瞻性思考的著作。我深感教育观念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怀特海的教育理念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思考教育问题的新视角,也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改革指导。教育应该是一个充满自由和探索的过程,我们应该在获取知识的同时,积极培养自己的实践力和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