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请找到真实的你

前几天,又看到了有关"各行业子女心理问题"的推文,排在首位的是教师子女,其自杀的比例遥遥领先于其他职业,对比的差距让人惊愕。

以前也读过,有些惊讶,但没去细想其中的原因。这几天工作上的事让我有些烦闷,再看到这篇推文时,不由得细想起来:为什么那么多的教师子女会出现心理问题呢?

好像有类似的文章分析过:

教师子女被教师拿来和自己班的优秀孩子比。教师要求孩子也很严格,期望值也很高,他们往往认为:我把别人的孩子都可以教得这么优秀,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可以呢?

教师子女从小就被灌输要做优秀的孩子。如果在自己父母的学校,从小本身就备受关注,他们也会不自然的要求自己:我是教师的孩子,我应该比他们优秀。

我孩子小时候就曾说过:妈妈,我不想在你那边上学,我如果做得不好的话,他们就觉得我不应该这样,好烦哦。女儿二年级时,我曾亲眼看到自己班的一个小男生,没有理由的崇拜我女儿:"你是我的偶像!"小孩子的这种崇拜是盲目的,可能因为他是班妈妈的孩子。

说实话,越是优秀的教师,越是对自己的子女有一种近乎强迫的教育。其实,我认为大多数优秀的教师是无趣的,特别是在家庭生活中。他们往往因为教育教学工作占据了很多时间,包括挤占掉很多和家人相处的时间。还因为自己太过优秀,工作太过投入,回家不能实现角色的转换,对孩子仍然像老师对学生一般。如果不能智慧地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关系,不能以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方式相处,无疑是子女的灾难。

还有一些教师和他的子女都不能接受自己的不平凡,人的优秀哪有该与不该的?自身能力的千差万别,使得他们的期待值和现实中的自己产生差距,这个差距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压抑和焦虑,如果找不到恰当的方式去排遣的话,就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由于自己是教师子女,比普通孩子更容易被人关注,关注的人越多,无形的压力就越大。我的孩子整个小学都不在我的学校上学,因为怕我的职业影响他整个童年的正常成长,他其实是很优秀的,但是我从来不对外人讲他的学习情况。我就是希望他走自己的路,不要背负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有人说不在自己学校上学,孩子失去很多机会,但回顾这些年孩子的成长,我一点都不后悔。

我其实还想关注,教师子女当中,是不是班主任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比如我的一个同事,班里调皮的孩子比较集中,最调皮的在全年级无出其右,这几个熊孩子几乎每天都会让他火冒三丈,他几乎每天都和他们斗智斗勇。有时候确实心态有些崩,感觉被这几个孩子的坏毛病牵着走,每天都和他们缠斗。

学校的清洁、纪律和双操也是天天多次考评,天天接到告知单,说这个孩子被扣分了,那个孩子被扣分了。一想到自己天天管理,天天强调,还煞费苦心,利用空余时间组织活动、看视频等各种形式加强教育,就是为了引导那几个孩子改正不良行为。可事实证明这些都是苍白无力的,他们回个家第二天一来,就会把你所做的一切摧毁。

还有科任老师隔三差五的来告状,仿佛那些孩子是他自己生的,没有生好一样。自己像个垃圾桶,每天都在装这些坏情绪的东西,不知不觉变得不通人情,刻板严肃,毫无生活情趣!本来一个可爱的班主任,就这样变得一点也不讨喜,甚至让孩子们讨厌,进而还不喜欢上你的课。我亲眼看到过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崩溃大哭。

试想一下,这种情绪下的班主任会对家庭和孩子好吗?

不管多难,努力平复自己!调整好心态,一定做个可爱的,有情趣的班主任---家庭需要这样的你,孩子们也需要这样的你!

学校的考评和学生的成长之间,客观的、发展地去看,找到平衡,既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学生,师生之间的关系应是愉快和谐的,班级氛围也是温馨的、团结的。外部的生态环境好了,看能不能影响那几个特殊的孩子?

专注于上好自己的课,作为班主任,即使是教育也尽量形式丰富一些。不把注意力放在和不良学生斗智斗勇上,你不是救世主,有些事情尽力就行了,他们原生家庭的问题你根本无法改变,坚决不被他们牵着走!反过来,把班级的大多数孩子经营好,看能不能把他们牵上?

好好爱自己吧,亲爱的老师!有些事情要求尽善尽美是病态的,懂得在取与舍之间平衡自己,不管对自己的子女,还是对学生,先把自己经营好了,活出快乐、健康、向上的样子,也许好多事儿会一通百通吧,我们为何不试一试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感谢大家抽时间来参加座谈会,我于2020年冬季参加了隆回的教师招聘,...
    云风缤纷阅读 2,548评论 0 0
  • 打字的时候,不由想打成热锅上的蚂蚁,哈哈。这本书被李松蔚老师推荐,当时微信读书没有,纸质书没那么急着要买,前一阵子...
    燕归来2021阅读 2,823评论 1 2
  • 您坚持原创分享1402天, 本周咨询第1次,和这位来访者连续七次的咨询每周一次看到了来访者的成长和进步从不愿上学到...
    风雨之前阅读 936评论 0 1
  • 全能感的基本逻辑。全能感是婴儿原初的一种心理:我一发出念头,你就要立即回应我。这里的我指的是自体,通常指头脑。这里...
    雪莲_432f阅读 1,443评论 0 0
  • 我的教育管理经验分享 对于管理一个班级,管理好,就已成功了一大半。但对于我所带的这样一个特殊的班,管理好,不出事,...
    体验者旁观者阅读 82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