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天气有了初步认识,这些认识来自于平时的生活经验、每天的天气预报或其他的书籍资料。他们也能感受到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但是他们还不清楚天气的基本特征,不了解天气特征的观测方法,分不清天气与气候的差别,往往不能根据天气来判断每天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本课共安排了三项活动:
①通过对比发现天气的特点:复杂性和多样性,认识生活中的不同天气及其符号表示,能够简单通过气象符号了解天气。
②探索天气的分类,能够初步判断常见天气现象的类别。
③了解气象灾害,通过视频认识台风从形成到破坏再到结束的各种原因与变化,讨论台风和暴雨等极端天气会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哪些恶劣影响。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天气的变化与人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关系,能设计简单的符号记录天气状况,了解预测未来天气的途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观察能力。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培养学生认真细致﹑有持久性等科学态度。了解天气现象、给各类天气现象按天气的基本特征分类是本堂课的重点之一,教学过程时要从学生们熟悉的天气预报与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天气对生活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了解天气现象的兴趣。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以猜想——误解——纠正的模式引导学生从描述天气和生活的关系从而引入今天的天气怎样这部分内容,从师生互动的角度看,学生和老师的交流比较顺利,能引导学生把自己零星的想法尽量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出来,并纠正描述过程中的错误或误解。这一部分是通过前面的认识天气现象,再延伸到今天的天气怎样再到天气对我们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