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拿起《故事的疗愈力量》,是因为昨晚面对有伤痛之人不知道怎么陪伴,又到了一个卡点处。可是,看的时候却老是跳线,我问自己,怎么了?她说,她有些看不懂,她觉得周老师写出来这些是因为他的知识体系是完整的,我这样只是在嚼他输出的营养,我是无法理解得多深的,因为缺了很多知识支撑!另外,内在小孩还有点回缩的意思,她问我:你学了这些知识拿来干嘛?嗯~拿来干嘛呢?我好像不指望它来养活自己,我有点呆住了。她说,就是啊,那费那个劲干嘛,还不如睡大觉!我看到我对她升起一些评价:怎么那么像乡野村妇,懒惰不努力不改变,然后再来埋怨抱怨!我也看见自己真的理解困难,也看见自己的另一个担心:如果全部调频到周老师的思维方式来生活,那我的人际模式会产生很大的变化,我有些不敢想,有点像冒险的感觉出来:格格不入~和别人不一样~没朋友~这些不敢冒出来,可是,前段时间,我明明很喜欢那种思维模式下的自己,觉得自己是鲜活的、生动的、柔软的!现在看来那段时间更像是一种恍惚的状态,自己并没有真正接受和成为,试探过后真正需要决定成不成为的时候却迟疑了,这是源自哪里?我看见思维里的空白,那形象似老妇儒,一边懒动一边喃喃自语:做那些有啥用—人就那么回事—女人家能干啥—一切皆有定数,像极了传统文化构建出来的女人角色,弱才是女人该有的位置、强是不会被接受的,‘挨批评、被孤立、冷眼’,难受的感觉不禁让我长舒一口气,原来,这些传统价值观一直都在我的心底!同时,我也看到我一直的努力,那些努力是打破~是不服!
也或许,只是因为自己不想看书的原因,给自己找了这一大堆的说法。
那么,回到因为无法陪伴伤痛之人的事情里,我为何想要去陪伴她呢?我想要创造一种很贴近的交流方式,细腻的、温和的、温暖的,想要被珍视的感觉,这样,那个孤单的不被看见的自己也会被温暖浸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