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研读的文章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的第8篇《关于获取知识》。文中所讲的内容,与前文《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相呼应,重点阐述了如何去获取知识的过程。
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是如何教学生获取知识的呢?无外乎有这样的流程:新颖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抛出小测验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引出本课重难点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解决重点难点,拓展延伸丰富本课内容储备,课下作业巩固学生所学。写完这些,我在想,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怎么获取新知识的?好像重点的环节放在了课前预习环节,上课的过程成了检验和再提升的过程,学生的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好像与老师的工作没有多大的关系呢?
回过头来看《关于获取知识》的讲解。“教师应当努力达到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发展。”还有就是,教师要尽量使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简言之,就是获取知识的前提是,学生对知识有疑问。
如何让学生对知识有疑问呢?教师应当在备课的时候对教材进行深思熟虑,找出因果联系证号在哪里挂钩的初看起来不易察觉的交汇点,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同时,教师也要十分了解自己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情况,在授课的时候做到哪写东西要讲,哪些东西则要留着不讲完。这样没有讲完的点,就会成为学生思维活动的导火线。
解决疑问的过程,就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一旦学生产生了疑问,就会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这时候教师再适当的点拨,则会让学生在克服疑问的过程中,弥补了思维的脱节现象,在原来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获取到到了新的知识。这也就是前文所说的,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对我们有何启示呢?我觉得首当其冲的就是拒绝填鸭式的满堂灌。这是简单粗暴的方式,不知道伤害了多少学生的启发式思维。这种方式,在短时间内也许会产生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可是从长远来看,是毫无益处的,因为这不是启发学生智力的知识获取方式,这是消极的、单纯为了获取知识而采取的短视行为。看看现实教育中,确实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都知道这种方式不好,但是我们做不到那么真实的让获取知识的过程变成积极的主动的获取过程。
话说回来,如果学校采取了更合理的评价方式,更精细化的管理方式,让教育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这该是多么和谐的教育生态。
关于获取知识的方式,我想,归根到底,就是把过程活动化,把评价长远化,把教学生活化,让我们的教育回归育人的初心,让教育真实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