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思维活动中成长
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既要学习知识和技能,更要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教孩子,不仅仅是要教会他们记住考试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
学习需要设计,即学习活动有明晰的目标导向、有流程的设计、有结果的预期和思维的积极参与。比如,在家庭教育中,有的家长比较关注孩子的成长特点,总能在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给他创设适宜的成长环境。在学校,有的教师不是从学生的学习立场出发,不懂得学习的基本原理和策略,不善于将其融入到备课活动和教学设计中,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在备课过程中将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教材文本的研读上,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有怎样的特点,自以为课备得很精彩,但课堂上学生反应平平,甚至连教师自己都感到沉闷难耐。
学习是高度情境化的,学习在什么地方进行、在什么时间开展,教师提供了怎样的学习资源,学习过程中环境的因素,等等,都会影响学生对待学习的感受,以及所采取的应对方式。
知识有三种类型:一是陈述性知识,是学科中那些重要的事实、数字和细节,像概念、原理、模型、结构、要素等都属于此类知识。二是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概念、模型、原理等陈述性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或联系的知识,通常表现为一系列的步骤,要求学生知道何时应用特定的技能、过程和算法。三是条件性知识,是关于为何使用以及何时使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何时将这些知识带入到新的学习中的知识。学生必须通过将新的学习内容、技能和理解与已有知识、背景知识和以往的经验联系起来,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即精细编码的过程。这是一个知识生成的过程,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深度加工,更好地获取、巩固和储存知识。
顾明远先生提倡“学生成长在活动中”。他说,在课堂上,教师要激发学生思考,而不是把现存的结论传授给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要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启发学生思考。“学生成长在活动中”,就是让学生在思维活动中成长。
顾明远先生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思维品质,加以引导培养,取长补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结构。所谓良好的思维结构,就是既具有敏捷性,又具有深刻性;既具有深刻性,又具有广阔性、开放性,更重要的是具有创造性。”
学生会提问、会质疑的独立思考能力并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好的老师会调动学生去发现、去思考,最简单的方法便是在课堂中提出有效问题。
在教学当中如果教师的问题设得好,就可以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觉中既教了知识,又教了方法,还能教会学生思考,这就是典型的启发式教学。
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精心设计提问,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发现、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
在课堂上,要让学生习得的知识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产生关联。教师要特别关注时代信息,要把时代问题有机整合到教材中。如果教师只是用教材教,学生会落伍于这个时代。因此,要把课堂“迁移”到社会,让学生时时了解窗外世界的新发展,结合知识学习思考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