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行为的第四个阶段就是“复仇”阶段。下定决心挑起了权力争斗却并未成功,既没有取得胜利也没有获得特权地位,没能得到对方的回应,败兴而退。像这样战败的人一旦退下阵去就会策划“复仇”。
向谁复仇?复什么仇?
向没有认可这个无可替代的“我”的人复仇,向不爱“我”的人复仇,进行爱的复仇。
请你想一下,称赞的要求、引起关注以及权力争斗,这些都是“希望更加尊重我”的渴望爱的心情的体现。但是,当发现这种爱的欲望无法实现的时候,人就会转而寻求“憎恶”。已经知道对方不会爱我,既然如此,那就索性憎恶我吧,在憎恶的感情中关注我。就是这么一种心理。
比如那些在第三阶段反抗父母或老师,发起“权力争斗”的孩子们,他们有可能成为班级中了不起的英雄,挑战权威、挑战大人的勇气受到同学称赞。
但是,进入“复仇”阶段的孩子们不会受到任何人的称赞。父母或老师自不必说,甚至也会被同学憎恶、害怕,进而渐渐陷入孤立之境。即使如此,他们依然想要通过“被憎恶”这一点与大家建立联系。
既然如此,依旧采取无视态度就可以了!只要切断憎恶这个切入点就可以了!如此一来,“复仇”也就不会成立。按道理来讲也许如此。但是,实际上要容忍他们的行为会很难。
处于“权力争斗”阶段的孩子们是堂堂正正地进行挑战,即使夹杂着粗话的挑战,也是伴随着他们认为的正义的直接行为。正因为如此,有时还会被同学视为英雄。如果是这样的挑战,还有可能冷静处理。
另一方面,进入复仇阶段的孩子们并不选择正面作战。他们的目标不是“坏事”,而是反复做“对方讨厌的事”。他们依然企图通过“憎恶”或者“嫌弃”来想办法建立某种联系。
还有,自残行为或者自闭症在阿德勒心理学看来也是“复仇”的一环,他们是通过伤害自己或者贬损自己的价值来控诉“我变成这样都是你的错”。当然,父母会十分担心并且万分痛心。如此一来,对孩子们来说,复仇就成功了。暴力或粗话逐步升级就不用说了,甚至有不少孩子加入不良团伙或反社会势力参与犯罪。另外,消极的孩子则会变得异常肮脏或者是沉溺于一些令周围人极其反感的怪异癖好等。总之,复仇手段多种多样。
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该怎么办呢?
如果班里出了这样的学生,那么能做的事根本没有。他们的目的就是“向你复仇”,你越想插手去管,他们就越认为找到了复仇的机会,继而进一步升级不良言行。这种情况下只能求助于完全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方,也就是说只能依靠其他教师或者是学校以外的人,比如专业心理辅导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