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俗称抗坏血酸,是一种对人体极为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自18世纪英国海军医生詹姆斯·林德首次发现其对抗坏血病效果显著以来,其重要性逐渐被世人所认识。随着技术的进步,1933年维生素C被人工合成,自此成为普及全球的营养补充剂。逾两百年来,关于维生素C的探索和研究始终没有停止。
维生素C主要参与人体内的多种生理过程及物质合成,对健康的维持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1.羟化作用:维生素C是羟化反应的重要催化剂,涉及胶原蛋白、神经递质、胆汁酸等生物分子的合成和代谢,并增强某些金属酶的活性,具有促进伤口愈合、降低胆固醇和解毒的功能。
2.抗氧化作用:作为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维生素C能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与活性氧化物,保护细胞膜和DNA避免损伤。
3.增进营养物质的吸收:维生素C有助于钙质、铁质和叶酸等微量营养元素的吸收,对于治疗和预防骨疏松、贫血等疾病有积极作用。
4.免疫功能调节:维生素C在提高免疫力方面的作用得到了广泛关注。它可以通过促进白细胞活性、增加抗体产生等多种方式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研究表明,服用维生素C能够减少感冒的发生率并缩短感冒病程,尤其在大剂量(≥1g/d)下,对减轻感冒的严重程度有显著效果。然而,维生素C对不同人群的作用可能存在差异性,针对新冠感染的预防或治疗作用仍有争议。
在某些特定人群中,维生素C的缺乏现象更为常见。由于各种因素,如饮食习惯、身体状况等,这些群体可能需要特别留意对维生素C的补充。
这些人群包括:
•膳食缺乏人群,尤其是食用水果不足者
•肥胖及高BMI人群
•吸烟者
•孕妇和哺乳期女性
•老年人
•处于某些特定疾病状态的人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普通成年人每日的推荐摄入量为100mg,耐受的最高摄入量约为2000mg。然而,感染期间,特别是在应对炎症反应和代谢需求增加时,常规推荐的量可能不足。此时,为了保证免疫系统的有效运行和纠正低维生素C水平,可能需要适当提高维生素C的补充剂量。
总之,维生素C不仅是一种营养补充剂,更是维系人体健康的重要营养素。科学适量地补充维生素C,对抵御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图片来源:千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