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一:导入新课,识记生字
师: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那一定会很好》。
师:如果孩子们关注了这个词,课题一定会读得更好。(着重标记“一定”)
生再次齐读课题。
师:昨天你们都预习了课文,现在来看看这些词语你都不能读准字音。谁想领读?
生领读词语(逐一出示词语)
师:杨老师把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需要识记的字编成了一首小儿歌,想读读看吗?
一人读一句,相机纠正读音:
小小种子缩进泥,
努力成树钻出地,
茎深叶茂心愿起,
变身推车随它意,
吱吱嘎嘎想休息,
旧车摇身变座椅,
挺直腰背很吃力,
拆做地板铺满地,
童话故事多神奇,
快快走进课文里。
板块二:初读课文,明确目标
师: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翻到31页,轻轻地立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这样吧,老师先读,我走到谁的身边,谁就接着读一句话,看谁听得最认真!孩子们,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师生合作配乐朗读课文。学生读种子的想法。
师:孩子们,喜欢这篇课文吗?生:喜欢!师:轻轻把书放下。这篇课文是我们接触的第三篇略读课文,那这篇课文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呢?生读略读提示。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谁再来明确一下什么问题。
生: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师:谁知道?我发现举手的同学不多,看来对你们来说这个问题有点难了,还没有想好是吗?那好吧,杨老师来帮帮你们,我们一起来学习。思考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出示PPT)
生:默读课文,画出关键词。
师:还需要怎么做呢?
生:任选一张学习卡片。
师:学习卡片究竟长什么样子呢?它怎么帮助我们,我们来看一看。每个小组的小组长桌子上都有一个资料袋,那里边藏着学习卡片。(出示PPT,介绍学习卡片)
师:杨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学习卡片大家可以看到,蓝颜色的卡片为卡片1,要填写从种子到木地板经历了什么;红颜色的为卡片2,稍稍有点难度了,不光要贴上它的变化,还要关注它是怎么想的,到文中去找一找;最有难度的要算卡片3了,在卡片2的基础上还要到文中去读一读,找一找。
比如说,它从种子到接下来的变化,它自己努力了,那么接下来又有谁来帮助它?是怎么帮的?我们可以运用以前学到的提炼动词的方法来了解整个变化的历程。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那么接下来我们任选一张卡片,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提炼关键词填写卡片,看着卡片讲讲这段历程。老师再给大家一个小建议,自学时间五分钟。学习要有效率,准备好了就开始吧。生自主学习。
听后感受:要使学生真真正正的听懂课文,学会课文。我们的教学中必须给学生巧妙地去搭支架。杨老师设置的问题是:一粒种子经历了那些历程,他分解成了读-选-填-讲几个步骤,最重要的是每个步骤的设置都很巧妙,最重要的设置了时间来学习。值得学习。
板块三:借助卡片,自主学习师:时间到,放下手中的笔。谁选择的是卡片1,请举手示意。谁想到前面来讲一讲,其它同学仔细看,看它跟你想得一不一样。生1:这篇文章讲的是一粒种子它生长得很长时间变成了一棵大树,然后一个农夫过来把它砍倒,做成了一辆手推车。后来手推车用旧了,农夫就给它卸下来做成了椅子。然后过了一段时间,农夫的儿子长大了,成了真正的农夫,他把老旧的椅子拆了做成了木地板。
师:说得真完整。同样选择1号卡片的同学你们有没有不同的?
师:选择2号卡片的孩子有谁。选择2、3号卡片的孩子依次上台讲述。
师:(对3号孩子说)老师发现你不仅是个会读书,而且还很会表达的孩子。孩子们,他填的跟你们填的一样吗?看来咱们班的孩子都很会读书,而且都能找到关键词。
师:那么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段历程。
师:一颗种子它怎么样?
生:站。
师:它是怎么说的?谁来读读?
生: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师:我能感受到你能理解小种子的想法。于是它自己努力生长,还长出了根茎叶,钻出了地面。接下来它变成了——生:大树。师:变成大树啊,它又想?
生:跑。
师:那它又是怎么说的?
生: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师:哎呀,从你的朗读声中你也理解了它。接着农夫也来帮它了,把它砍了拖回了家,做成了——生:手推车。师:它服务了很多年,想坐了。它又是怎么说的?
生: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师:你读的好认真呀。农夫和儿子把它拆了,做成了——生:椅子。师:就这样啊,椅子一待就是好多年,它又——生:想躺下。师:它又说了什么?生: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能会很好。师:但是农夫的儿子把它拆了据成木片,铺成了——生:地板。
师:这样的一段历程,孩子们观察一下,都有哪些发生了变化了呢?什么变化了?
生:大树它从种子变成了木地板。师:它本身发生了变化了。还有什么发生了变化?
生:农夫帮助了它,农夫的儿子也帮助了它。师:帮助的人发生了变化。还有哪些变化?
生:它的岁数也发生了变化。
师:在课文当中找到。
生:“我真是老了。”
师:你体会到了,就像这大树一点点过了好多年一样,会读书。还有吗?
生:树老了,农夫也跟着它一起老了。
师:就连人也随着时间发生了变化。生补充:农夫的儿子也长大了。师:非常棒。
那大家再来观察一下,什么一直都没变?
生:主人公还是大树。
生:帮助它的人一直是农夫和他的儿子。
师:是吗?开头农夫出现了吗?谁发现了,再来。
生:大树每一次说了愿望以后,他最后一句都是“那一定会很好。”
师:你们发现了吗?
生齐:发现了!师:不管它的想法怎么变,每一次说话,里边都有一句——生:那一定会很好。
师:孩子们,就是这样的一段历程,就像这一幅连环画一样,从种子到大树,到手推车到椅子到木地板。
那如果让你们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那你认为那是一段怎样的历程?在学习袋上拿出一张小信封,里面有黄色的卡片和记号笔,分发给你的小组成员,把你想好的词写在上面。看看哪个小组最快。生思考书写。
生:奇妙的历程。师:我想来采访你,为什么这是一段“奇妙的历程”?
生:它每一次的愿望都能实现。
师:真有想法。把这个词贴到历程的旁边。
生:我觉得是“惊奇”。
师:为什么?
生:因为每次它说什么,农夫都会帮它做什么。
师:把这个词放上去。还有吗?
生:我觉得是一个很奇怪的历程。因为每次它的愿望都能实现。
师:这就是童话的特点,也就是在童话里才有这样的巧合,你觉得很奇怪是吗?来,把它贴到黑板上。生:这是一段很美好的历程。因为这棵树想实现什么愿望,农夫和儿子都会帮它实现。
师:真有想法,心想事成,多么美好啊!谁还有想法。
生:神奇。
生:很好玩。
生:我写的是开心。师:孩子们,大家看。同样是一篇童话故事,不同的孩子读就能有不同的想法。太有意思了!那么两篇童话故事放在一起比,又会有怎样的发现呢?
板块四:合作学习,比较不同
师: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比较一下,《那一定会很好》和《去年的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接下来我们小组一起来研究一下。这样的一幅图,你们能看懂吗?真了不起,还知道这种图叫韦恩图。那么中间的部分就是要填写相同点,两边填不同点。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要写得简练点。
小组合作,师巡视指导。请填写完毕的学生上台板书关键词。
师:看前面的图,孩子们的收获真不小!——(分享学生合作收获)
师:如果我们还有时间去填表会有很多很多的发现,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比较,的确可以帮助我们来学习。
听后感受:怎样能把课文教厚,老师在学生梳理完课文后,问孩子们有什么变化,什么没有变化?让孩子们怎么说说这是一段怎么样的旅程,这样开放的问题一定能激发起孩子学习的兴趣。怎样能在文中走一个来回。我似乎听懂了。老师的小组合作有序,全体同学都在思考,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很多。尤其是小组合作时的准备和课前组织太完美啦。
板块五:质疑思考,激发写作兴趣
师:文章到了最后给我们呈现了这样一幅温暖的画面。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孩子们,它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呢?
在我们的脑海里可以留下一个小问号。那要是它真变成了一棵树,我想——
生:那一定会很好!
师:那又是一个怎样的经历呢?我们想象一下,这棵树有可能——
生:它可能跟《去年的树》的命运很像。
师:我发现你们的小脑瓜都在极力地运转,一定会有很多丰富的想象。那我们就把这些想象落在笔上,编写一个关于树的童话故事。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听后感受:这样的结尾让学生意犹未尽,最后的作业很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