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1961年的时候,同院王大娘种了一盆韭莲,当时王大娘告诉我的名字是“韭菜莲儿”。 它的叶子像韭菜,花像微型莲花,“韭菜莲儿”的名字应该是由此而来。不过我觉得它的花形更像...
大概在1961年的时候,同院王大娘种了一盆韭莲,当时王大娘告诉我的名字是“韭菜莲儿”。 它的叶子像韭菜,花像微型莲花,“韭菜莲儿”的名字应该是由此而来。不过我觉得它的花形更像...
1962年,父亲所在的保定市第二炼焦厂下马,他就被分配到保定市供销社下属的供应站前屯中心店大汲店供销社当了售货员。 大汲店位于郊区,离我们家很远,父亲回家就骑商店的自行车。我...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家还窗下的小花池种过“鬼子姜”,它的样子有些像向日葵,但茎、叶、花都比向日葵小得多。最重要的是它的根部有块状的地下茎,能吃。母亲管这块茎也叫“鬼子姜”,到...
1962年9月,我上六年级的时候,我的大妹也上学了,和我上的一个学校,也是后福盈小学。 我又多了一个任务,就是上学时要带着刚上一年级的大妹。记得大妹放学后,就在院里唱:“老公...
回忆小学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我陆续写到了段同学、杜同学、刘同学、樊同学、程同学、昌同学、台同学、薛同学、兰英同学、春和同学、张同学、娥同学、侯同学、吴同学、郑同学、赵同学、马同...
最早见到合欢树,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印象中是和同学一起看到的,而且不是在本校。那时在上小学还是上中学,也记不起来了。只记得这种树在保定市并不常见,我们看到它的树冠上开出了那么...
新的班主任刘老师教课好,脾气也好,我们都喜欢她,当然也盼着她喜欢我们。可让我们烦恼的是,我们上其他老师的课,或者上自习课,干了点儿什么坏事她都知道,往往还点名批评。于是班里的...
大概在上世纪60年代,见到的一年蓬,当时并不知道它名字,只是牢牢记住了这种开着美丽花朵的野草。那时保定已开始了城市扩张,许多地方都有快完工的工地,工地的杂乱的空地,会凭空长出...
1954年之前,我在老家饶阳生活时,可能见过蒲公英,我有印象人们叫它“姑姑丁”(发音是“谷谷丁”),是不是吹过“姑姑丁”的小伞,已没有印象。 1954年春天,我到保定生活,发...
上六年级时,我迎来了一位新同桌——宋同学,照例是一位女同学。 我上小学时,每个学年都重新调座位,调座位时还会调同桌,但每次调整老师都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男女同桌。 上到六年级...
1962年9月,我上了六年级。我们班调了教室,搬到中院最西边那间教室。班主任也换了,换成了刘老师。 刘老师是位年轻的老师,胖胖的,扎很粗的短辫子。她不像许多老师那样,只喜欢女...
1960年,跟着同班马同学挖野菜时,还见识过一种叫“老鸹筋”的野菜。因为马同学强调一定要挖一根茎上好多小叶的,说只有这种能吃,还挖了不同的委陵菜,给我讲解,把我弄得迷迷糊糊,...
1959年到1962年,我年年夏秋都到郊区去逮蛐蛐,有蛐蛐的地方多为野地,经常可以看到苘麻,我也就吃了不少苘麻籽。是同班程同学告诉我苘麻子能吃的,他当时告诉我它的名字是“大麻...
1962年,保定市开通了到衡水的长途汽车,这班汽车中途经过饶阳,这下我们回老家总算方便了。 年初的时候,父亲送小妹回了老家。小妹先在奶奶家住了一阵儿,之后就去了姥爷家,由我姨...
上了五年级,我又在班里交了一位好朋友,是蔡同学。结交的原因是他会讲《封神演义》的小故事,我是他的忠实听众,用现在的话讲,是他的“铁粉”。 上小学之前,父亲给我买了一板儿《封神...
1959年夏秋,我去保定市东关逮蛐蛐,经常要往野草多的地方钻,有时会看到能吃的东西。印象中有好多,但现在能清晰记起的只有两种,一种是苘麻籽,要找乌黑的吃,虽然有点儿涩,但隐约...
1961年9月,我开始上五年级。我上了五年级才知道好好学习,到六年级才玩命学习,因为要应付升学考试。 上五年级后,我们班的教室调到了学校西院北边的新式平房第一排的最西边一间。...
我认识马齿苋是在1960年,当时正在闹灾荒,母亲带着我去保定南关挖马齿苋、刺菜、人苋菜等。不过母亲不管马齿苋叫马齿苋,而叫“马生菜”(因为听的音,或为“麻绳菜”),好像河北好...
1960年初,我的同班马同学邀我去他家玩儿。他家在保定市瑯瑚街东口路北,院子很大,院里长着两棵很高很大的树,从院外就能看到。马同学说那是臭椿树。 那两棵臭椿的树干都很直,树冠...
能想起来的那个时期看过的少儿片有《红孩子》、《风筝》、《英雄小八路》。 想起电影《红孩子》,耳边就响起“准备好了么?时刻准备着”歌声,当时听得热血沸腾,觉得《共产儿童团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