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大巴车,46位老人,一次走出大山的旅行,展现了数字时代背景下乡村变迁的新面貌,也点亮了自媒体流量反哺乡村的温暖之路。 8月19日,河南新乡卫辉市自媒体博主李福贵自掏腰包2...
一辆大巴车,46位老人,一次走出大山的旅行,展现了数字时代背景下乡村变迁的新面貌,也点亮了自媒体流量反哺乡村的温暖之路。 8月19日,河南新乡卫辉市自媒体博主李福贵自掏腰包2...
一面是便民服务中心窗口空无一人,一面是27名工作人员中仅有5人签到,宁远县棉花坪瑶族乡政府的这场“岗位空城计”,暴露了当前基层政府作风建设的深层次问题。这一事件不仅反映了个别...
近日,某地环卫工人在高温下持续工作4个多小时,从8吨垃圾中为游客找回丢失的儿童手表。这一事件引发热议:有人为工作人员的尽责点赞,认为体现了公共服务的温度;也有人质疑,如此高成...
近日,浙江省开展"屏幕中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行动,要求公务活动中"非必要不做PPT和视频",推动"减量、减费、减负"。这一改革看似针对的是小小的PPT,实则剑指长期困扰基层的...
近日,一则关于“河南公职人员实行全天候禁酒”的消息在社交平台热传,引发广泛关注。该消息称,河南省要求全省120万公职人员进入“7×24小时禁酒时代”,无论是公务接待还是私人聚...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更是推...
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3月12日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学习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党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
3月24日,“中原美丽姶”获嘉玫瑰产业综合开发项目正式在史庄镇开工种植。一期项目投资5000万元,占地500亩,以玫瑰种植为核心,由专业团队规划设计,匠心打造独具浪漫气息的造...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基层治...
乡村全面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土文化是我国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资源和潜力,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要素之一。必须传承弘扬好乡土文化,写好乡土文化资源...
正如著名诗人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颂扬的:“我独爱那莲花,虽生于淤泥而不染尘埃,经清水洗涤而不失其质朴之美。”这不仅是对莲花高洁品质的赞美,更是对党员干部清廉自守的隐喻。党员...
安全高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命关天,发展绝不能以生命为代价,这是一条不可触碰的红线。”安全,是所有成就的基础,一旦失去,所有努力都将归零。无论何时...
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近日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不仅要立足当下、更要放眼未来,只...
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勇建强国之功,以只争朝夕的历史主动、主人翁的责任担当,锐意进取、迎难而上,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在平...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四季村晚”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鼓励引导具备条件的乡村举办“村晚”,坚持农民唱主角,集聚乡村资源,持续擦亮“村晚”品牌...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发展,要找准产业着力点,在特色上下功夫,就需要因地制宜,立足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深挖本土特色资源禀赋,强...
乡风文明与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魂”与“根”。“魂”是乡村振兴的精气神,“魂”在,乡风文明才会给乡村发展与未来带来生气和活力;“根”深,才能长出茂密的叶,粗壮的枝,结出丰硕...
“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发展的重要抓手,根据资源禀赋,培育发展新增长极。”青年干部当以“行则将至”的决心和“做则必成”的信心,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