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香港
  • 为公乃是自然,有心而无为之谓。岂有有意于为公之理?不是天理,必流入人欲

    近思录读书笔记256

    10.48 (《河南程氏遗书·刘元承手编》伊川先生曰)人才有意于为公,便是私心。昔有人典选,其子弟系磨勘,皆不为理,此乃是私心。人多言古时用直,不避嫌得,后世用此不得。自是无...

  • 何谓“如见其肺肝然”?

    《大学》第七章:“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初看这一段,疑问尽在“肺肝”二字,为何肺肝如此易见,难道...

  • @乐德乐 一定拜读

    一个巴掌的危害

    高铁上一个孩子不停地用脚踢前座的靠背,前座女孩抗议,孩子父母与女孩发生争吵,孩子母亲伸手就给女孩一个巴掌,女孩动手反击,后经东北小伙口头声援,双方作罢。但下车后,孩子母亲报警...

  • @乐德乐 现在不只是打人方,也牵扯到警方和稀泥

    一个巴掌的危害

    高铁上一个孩子不停地用脚踢前座的靠背,前座女孩抗议,孩子父母与女孩发生争吵,孩子母亲伸手就给女孩一个巴掌,女孩动手反击,后经东北小伙口头声援,双方作罢。但下车后,孩子母亲报警...

  • @乐德乐 警方已经介入,而且判罚确实反应了一些处理类似案件的弊端,女孩的选择是阴处阳位,却贞正,无不利

    一个巴掌的危害

    高铁上一个孩子不停地用脚踢前座的靠背,前座女孩抗议,孩子父母与女孩发生争吵,孩子母亲伸手就给女孩一个巴掌,女孩动手反击,后经东北小伙口头声援,双方作罢。但下车后,孩子母亲报警...

  • 虎狼屯于阶下,尚谈因果。如果女孩不是被打了,确实没必要闹大,但谦也不是一昧让低

    一个巴掌的危害

    高铁上一个孩子不停地用脚踢前座的靠背,前座女孩抗议,孩子父母与女孩发生争吵,孩子母亲伸手就给女孩一个巴掌,女孩动手反击,后经东北小伙口头声援,双方作罢。但下车后,孩子母亲报警...

  • 搞调休的人是懂得“朝三暮四”的

    放假本来是让人感到高兴的事情,因为人在长时间的工作之后总算有了放松的机会。但是我们国家目前实行的“调休”制度却引起了大众的普遍不满,非议众多。调休将劳动者本来的法定节假日前后...

  • @月朝歌舞千星辰 除天理外,便是人欲。这里的人欲和“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人欲又不属同一义,而解释为“人独有之私欲”。道友可参看理学家的典籍来了解,雏形可追溯到孔子的“意必固我”。

    『云.红』 薛宝钗婊吗?我们来看看她的小心机

    最近乱写了一些红楼的文字,因而也乱看了一些点评红楼的书,其中就有马瑞芳老师的《趣话红楼》。 马老师是红楼专家,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上讲红楼梦,而我辈仅是入门浅学,按理只有学习...

  • 孔子的“病命一理”

    《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冉伯牛得了病,孔子去看望他,从窗户外拉着他的手,非常悲戚的样子。...

  • 道友言是,某读周易多是受益于朱熹,只是本义还不曾读,些微读了语类

    难读之《易》

    都知道《周易》难读,其原因亦多而散,某作此文章试为诸公梳理,不敢自谓精微入理,但希冀有一二可取处。 《易》本是卜筮之书,年代久远,其所言物、事现多不可考,遑论其意,夫子观而有...

  • @憧趣 泡脚功效没有这么彻底 治疗方法要全面

    牛奶冷饮不要喝

    牛奶是小偷,冷饮是帮凶,慢慢蚕食孩子的阳气! 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曾几何时,这句话风靡大江南北,似乎没有牛奶中国人就强壮不起来。很久很久以前,中国人不喝牛奶,却成了...

  • 脾胃讨厌湿寒

    牛奶冷饮不要喝

    牛奶是小偷,冷饮是帮凶,慢慢蚕食孩子的阳气! 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曾几何时,这句话风靡大江南北,似乎没有牛奶中国人就强壮不起来。很久很久以前,中国人不喝牛奶,却成了...

  • @北池鱼 何尝不是

    直上云天的大鹏鸟 己达至境了吗

    庄子在《逍遥游》中塑造了大鹏鸟与蝉、小麻雀两种相反的形象。大鹏鸟扶摇而上九万里,背负青天朝下看,而蝉、小麻雀不过飞窜于榆树、枋树和蓬蒿之间,自以为得意。自以为自意就罢了,它们...

  • @北池鱼 列子无风不能逍遥,难道大鹏无风就能逍遥了吗?无翼之飞,难道大鹏没有翼吗?

    直上云天的大鹏鸟 己达至境了吗

    庄子在《逍遥游》中塑造了大鹏鸟与蝉、小麻雀两种相反的形象。大鹏鸟扶摇而上九万里,背负青天朝下看,而蝉、小麻雀不过飞窜于榆树、枋树和蓬蒿之间,自以为得意。自以为自意就罢了,它们...

  • 将无所待解为不执着,怕是行不通的。宋荣子、列子“执着”个什么,“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还怎么去理解?

    直上云天的大鹏鸟 己达至境了吗

    庄子在《逍遥游》中塑造了大鹏鸟与蝉、小麻雀两种相反的形象。大鹏鸟扶摇而上九万里,背负青天朝下看,而蝉、小麻雀不过飞窜于榆树、枋树和蓬蒿之间,自以为得意。自以为自意就罢了,它们...

  • 蜩与学鸠有什么执着,他们为什么有所待?

    直上云天的大鹏鸟 己达至境了吗

    庄子在《逍遥游》中塑造了大鹏鸟与蝉、小麻雀两种相反的形象。大鹏鸟扶摇而上九万里,背负青天朝下看,而蝉、小麻雀不过飞窜于榆树、枋树和蓬蒿之间,自以为得意。自以为自意就罢了,它们...

  • 道友乾乾,某亦语二三:若说御风的风是人修炼出的工夫,后文御六气之辩,难道六气也是人修的,无所待反倒成了有所待?列子之所以还有所待,在于他只能“旬有五日而后反”,不能“游无穷”。至于大鹏,“海运则将徙于南冥”“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虽然海运则徙是顺天,“将”却有自主的“功”意识,“图”亦此意。更有,庄子如果认可大鹏无所待,为何让他止于南冥?难道从北冥到南冥,就是游无穷了?

    直上云天的大鹏鸟 己达至境了吗

    庄子在《逍遥游》中塑造了大鹏鸟与蝉、小麻雀两种相反的形象。大鹏鸟扶摇而上九万里,背负青天朝下看,而蝉、小麻雀不过飞窜于榆树、枋树和蓬蒿之间,自以为得意。自以为自意就罢了,它们...

  • 忠恕曰仁,只是这个仁太难讲,所以这是曾参简单说法

    千古一大疑案“孔子四字禅”!

    有一天,孔子在教室里对他的学生曾参说:“参呀!我传给你一句话:吾道一以贯之。”曾参听了以后,拱手回答:“老师,我知道了。” 下课以后,同学们围住曾参,问老师讲的“一以贯之”是...

  • 子路质本粗野,受孔子的影响成为儒,但原本的气质之性依旧留存在论语里。如“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和此章不耐烦的以巧言糊弄孔子,他还是没有完全相信孔子的思想。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先进篇第十一㉔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路想举荐子羔去做费宰...

  • 惭愧惭愧,道友谬赞

    以训诂看待“子绝四”

    《论语·子罕》第四章,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通行解释为,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历代大家将意必固我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