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宁夏回族自治区
  • 2025-04-21

    “分解对比法”是将复杂的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小部分,然后通过对比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比如二年级《场景歌》一课,我们可以用到“分解对比法” 1. 教学内容分解 量词...

  • 2025-03-24

    通过成长和自我进化来实现生命意义,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制定短期和长期目标。目标可以是提升专业技能、完成某个项目等。然后制定具体计划并付诸行动,在努力实现...

  • 2025-03-23

    心流就像是你全身心投入做一件事时,达到的那种特别专注、特别享受的状态。它对我们的心态和应对挫折的方法有不少帮助。比如对心态的影响,让我们心情好:当处于心流状态,会感觉特别开心...

  • 2025-03-21

    心流体验与生命意义相关联是因为,心流体验本身就指人们在专注某项活动时,所感受到的一种高度投诉、沉浸其中且享受其中的状态。 当我们找到心流体验与生命意义的连接点,就会实现自我价...

  • 2025-03-20

    生命的意义在于体验和经历,在于做自己所想,抒自己所感,交同频之人。 找到生命的意义是一个因人而异的探索过程,比如 探索自我 • 了解自己的兴趣:留意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被哪些事物...

  • 2025-03-15

    这句话打破了我们对未来归属的常规认知,把关注点从单纯的教育拓展到了闲暇利用上,令人深思。 在传统观念里,教育是通往未来成功的主要路径,通过教育获取知识和技能,确实能为个人发展...

  • 2025-03-14

    工作的内在动机对于心流体验至关重要,原因如下: • 聚焦与投入:内在动机能让人因对工作本身的热爱和兴趣而全身心投入,更易排除干扰,专注于工作任务,这是进入心流状态的关键前提。...

  • 2025-03-13

    心流理论是指当人们全身心投入到某项活动中时,会体验到一种高度专注、愉悦且充实的状态。我是这样将心流理论应用到教育、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 教育领域 • 设定明确目标:为学生制定...

  • 2024-10-31

    关联是种底层能力,它不仅体现在高层,也体现在低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读书的三个步骤: ·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即找到触动自己的信息点; ·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即关联...

  • 2024-10-29

    班里有这样一个孩子,每次上交课堂作业总是最后一个,我与家长沟通,寻找其作业拖沓的原因如下:1缺乏时间观念2对任务不感兴趣,注意力分散3知识掌握运用不熟练 后我采用了一些方法,...

  • 2024-10-29

    个人的拆解任务的流程 what : 这个东西是什么? 做完之后我会得到什么? 会耗费多少时间? 会消耗我多少注意力? 成长吗?会让自己值钱吗? …… why: 为什么要去做?...

  • 2024-10-28

    “身心合一的要领不仅是专注于当下,更是享受当下。”活在当下是最好。 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谈到:“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

  • 2024-10-27

    读第二节自控力—我们生而为人就是为了成为思维的舵手,才发现原来使身体和感受在同一频率有多难,身体做着A脑子却想着B是时有的事,比如刚刚在阅读,可是又在想着刷抖音,周末本来计划...

  • 想全是问题,做才会有答案

    焦虑的几种形式分别是:完成焦虑、定位焦虑、选择焦虑、环境焦虑、难度焦虑,“很多人之所以痛苦焦虑,就是因为只盯着表层的学习量。他们读了很多书、报了很多课,天天打卡、日日坚持,努...

  • 珍惜遇见 感恩遇见 敬畏遇见

    在这本书中,王老师写遇见,句句不提感恩,句句又都是感恩,直到后记中总的写了感恩遇见,对亲人我从王老师笔下读出了“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对贵人伯乐我读出了“...

  • 2024-07-02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师,传播着人类的文明,承载着历史的更替,撑起的是中华民族的擎天大厦。这是一份多么伟大的职业呀!初入六小,我也曾充满迷茫,我发现纸上学来终是浅,一时我...

  • 2024-07-01

    梦,一个简简单单的字眼,却承载了十三亿中华儿女的信念,饱含了十三化中华儿女的希望与末来。 中国梦,到底是什么?中国梦是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国家,民族和个人未来前景的美好梦想,包括...

  • 2024-06-30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最好的时代,迎来了最好的我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理想追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理应有我们青年一代的身...

  • 2024-06-29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毛主席的《娄山关》之中,借景抒情,通过对红军越过娄山关,并向遵义进军的描写,反映出遵义会议后英雄红军的顽强英勇、视险为夷的豪迈气魄。毛泽东...

  • 2024-06-28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这句话是我成为教师以来,一直秉承的信念。当我第一次踏入教室,心中满是忐忑和期待。在我看来,教育的真谛在于点燃学生心中的求知之火,引导他们去探索、去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