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问世人什么是爱,总有人认为这是不言自明的概念,仿佛这是个不值得思考的问题,但在罗讷老师的笔下,爱这个概念承载着更多,更多沉重又精彩却也使人怅惘的感受。
爱是幻影,爱是折磨,爱是渴慕而不得的痛苦和在欢欣中实现对自我(同时也是爱人)的报复的痛苦之间的短暂的甜蜜章节,爱是失控。
当你俯身望向湖面,倘若那倒影从水中浮现,倘若那洁白的面庞化作实体,你便得到了爱,你的亲吻引起的不再是徒劳的涟漪之嘲弄,而是另一个人的回应和笑容。
在《厄科》中,厄科是男孩厄科的灵魂与那喀索斯的外貌,前者是爱的象征,后者是美的象征。当真如此么,那么首先,何为美?阿佛洛狄忒的雕像矗立于塔楼的中央,坚不可摧,而那喀索斯不过是一道渺小的剪影,他太过纯粹,所追求的如同泡影。
纯粹的美会溺亡于水中,就如那深沉的夜色,即使亮起爱欲与折磨的灯火,对于那喀索斯的命运来说,仍旧是一道只能在当下沉醉的幻梦。
与摇曳的盛大的却也终将熄灭的灯火不同,灯火为两人搭建融合的舞台,在那之前,厄科恒常的太阳性却是吸引与拒绝的一体两面,而将这太阳之光辉拉扯下来的力量是甘愿承受痛苦的愿望。
没有人能够抗拒做梦的诱惑,梦是极致的巧合,它发生在命运之中,而做梦之人误把巧合当作命运,而命运女神只是冷眼看着人们沉沦其中,因为她深知自己也没有纺织命运的丝线,人之命运,就连众神也无法改变。
那喀索斯是单纯的,然而单纯也就是纯粹,同时是偏执的代名词,所以他是一个极致的单点,极致的不完整,是孤寂本身。厄科是否是他的影子?他与他在个性上完全不一样,但如果爱的解读是那个古老的宗教故事,那厄科就是从这个极致的不完整的存在身上分出去的部分,就像夏娃之于亚当。你那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质中暗藏的是万众瞩目的光芒和意愿,尽管你将其视为堕落。
容貌并不出众的,衣着却很考究的,巧言令色的厄科啊,那喀索斯又是否是你的一个关于爱的幻影,一道最隆重的回声,从文章的启幕响至落幕。
也许只是幻梦的嵌套,那喀索斯与厄科一个淹没于湖水,一个淹没于自己的回声,他们共享同一份爱而不得的哀愁,你感到怅惘么,也许这就是罗讷老师想要传达给你的,最深的悸动与遗憾。
厄科Ⅰ 天穹阴悒,四野阒寂。 远处,群山消隐于潮湿的雾气。 湖水如镜,没有一丝涟漪。 那喀索斯跪坐在湖边。寥廓的天地间,他的剪影显得微小不堪。 可他仍是世界的中心。 他出神地注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