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江苏
  • 爱自己

    从小姐姐比我优秀,我是被比下去,不被认可,不被那么关爱的一个。 一直以来都会怀疑自己,不认可,不相信接纳自己 总是会怀疑自己是都值得拥有这些,是否值得被爱,而且总是会各种方式...

  • 同学妈妈说 你心真大

    有了孩子后,当妈的各种操心 上小学后,更是有妈妈陪作业陪到心梗 曾经我也是坐娃边上陪写作业 那个心累与情绪起伏,真的不是一般心脏可以承受的 后来慢慢的,我觉得我不应该把过多的...

  • 手机洗了个澡

    今日给手机洗了个澡 泡脚的时候,娃把手机给掉泡脚桶里了 拿起来吹干后一直出现耳机模式,没声音 吹干,甩水后,时好时坏 一会正常,一会耳机模式 唉,这都是啥事 就不能稳定正常了...

  • 强大柔软

    强大与柔软似乎是两个极端,强大到终极却是两者的柔和。 接受洗礼,揭开自己的创口,敲开坚硬的外壳,里面会有自然流淌的蛋黄留心。 爱满则溢,让爱自然流淌...

  • 搬家具不易

    朋友公司搬家,旧的家具不搬走,东西质量都很nice,我跟妹子觉得,那么nice的东西仍了可惜。决定去搬点适用的物品回家利用! 原计划2个小时收拾搬完,去到...

  • 运动让身体的能量流动起来

    运动,是一剂很好的良药,让我们身体的能量流动起来,同时也能让我们的情绪能量流动起来。 运动,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运动形式,有氧无氧结合,动静结合,室内室外...

  • 生活的减法

    认知自己是一个不断的去除不是真实自己的那一部分的过程。生活亦是减法,去掉不必要的开销,开支,舍掉不必要的物品,关掉不必要的运行程序,让生活高能低耗的运转。 实际行动起来难度比...

  • 觉察自己

    有时候会觉得自己的选择与决策是出自自己的本心,自己真正的需求,可时常会因为选择与决策而有不良好的情绪。如果选择是出于本心及自己真正的需求,应该是愉快的体验与良好的情绪。我们本...

  • 莫瞧事小 生活处处皆学问

    吃了这么多年的香肠,从来没有自己做过,也没有晒过,都是妈妈弄好了自己只负责吃! 今年自己去灌了点香肠,其实都是外包的,自己就负责掏腰包了。灌好,总得自己晒吧!心想晒个香肠总会...

  • 对自己真实

    时常,我会对自己有评判,有标准,有要求,有人设。为了达到标准,符合人设,符合要求,去扭曲自己,去违背自己的意愿。 这个过程中独独却忘了自己,忘了真正的自己!想去做自己但又发现...

  • 5分钟带来的觉察

    早上,孩子晚起了大概5分钟,与平时晚起一样,她坐在床上不穿衣服,而是一个劲的重复问我,妈妈,我会迟到吗? 每每这时候我会特别冒火,以往回答几遍不会之后,会...

  • 笔耕不辍

    发愿坚持在简书日更,笔耕不辍,坚持 最近参加李辛老师的读书会,读了胡冰霜老师的全科医生手记《与疾病对话》。许多生动,耐人寻味的小故事。许多感人的瞬间,医生用他们的勇气与坚持点...

  • 真正的学习是实践

    学习这件事 真的不在于我们学习了多少知识,看了多少书 在于我们有没有去实践,去了解自己身体的感受 看过的书,学到的知识点 没有经过我们实践产生我们自己独特的体验感受,都不是真...

  • 你的需求需要让别人知道

    先生周末回家,又一次跟先生提家里的油烟机比较脏了,结果先生在家一天,也没有清洗油烟机。 晚上自己怀着愤怒,难过的心情清洗了油烟机 回顾这个过程,发现自己没有主动提出自己的需求...

  • 管理情绪

    管理情绪不等于控制情绪 管理情绪首先需要去了解情绪的来源 情绪的来源又会有很多 同样的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绪 过往经历,内在记忆不同,对问题事件的看法角度也不同 同样的时间...

  • “玩”的心态

    今天在与朋友的交流中,感知到了一个新的看问题的视角与心态。 相信大家都知道一件事,用力的抓一把沙子,沙子会从指缝中溜走,抓不住。 当我们太过用力,太努力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

  • 同理心

    2020年的最后一个月,选择加入了觉察日记打卡训练营。大家在这里书写提交自己的觉察日记,阅读,品析,评论别人的觉察日记。 以前我特别不喜欢阅读,品析,评论别人...

  • 一只矿泉水瓶

    早上吃早餐的时候,孩子跟我说,今天科学试验需要带一只空矿泉水瓶去学校。我问女儿为什么不早点说,可以提前准备,她说她说过了。(没有印象)我问她是不是做梦的时候跟妈妈...

  • 孩子的爱才是无私的

    准备出发去跳舞前,女儿再三提醒几次,不要忘记带东西(上周忘记带舞蹈鞋,之前忘记带钥匙),🤣🤣🤣🤣🤣结果还是把手机落家里了。回去拿手机,女儿无奈地问,妈妈又忘记带什么...

  • 常思己过,知错能改

    带蛋蛋去定慧寺看银杏叶! 许多人去寺里拜佛,我跟蛋蛋也去凑了个热闹。我比较主张佛自在心中,不必刻意追求形式跟姿势,我们看到的应该是佛的修行功夫,去跟随。不过停留在文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