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些呈现,还有些未来得及好好整理。
这是一些呈现,还有些未来得及好好整理。
认清文学与现实。
关于《边城》与凤凰古城。
声明:这不是一篇严肃的议论文作品。而是笔者根据自身经历撰写的随性杂文。
说起《边城》,许多人第一印象便是沈从文笔下那个山水秀丽的小城,而或多或少,因为曾经读过这本书,便对这个小城有着一种在心底的热切向往。然而,到凤凰古城一看,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个凤凰古城。
面对着现实与想象中的巨大反常,许多人产生了极大的不满。
于是,自然而然的出现了许多对于凤凰古城的批驳的言论。
我们先不讨论凤凰古城是否做的不好。
当我们讨论这个问题时,我们必须认清以下几点。
首先,凤凰古城是沈从文的出生地,而作为一个作家,一个文学家。其内心中对于故乡的回忆和眷恋会对他在描写故乡中的笔法有着极大的影响。在不经意间,便会对故乡有着一定的美化效果。
第二,常言道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看书的方面角度是不一样的,而每个人的经历与思想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在读文章的时候,每个人都会结合自己曾经的回忆对于文章中的描写进行想象。那不用多说,每个人看到的凤凰古城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最后,经过多年的旅游开发,古城的面貌肯定也有作者所描述的有了极大的改变。而大量的人涌入,必定会造成这个古城更倾向于商业化,而今中国国内大量的仿古建筑的建造变也是由于此。所以若还想是当年那个宁静的小镇模样,想必还是有些难度。
如此我们在看一个文学作品的时候,不能够将文学与现实相混淆。文学作品往往都是文学家经过加工后的产物,我们不能够将文学作品中的现实与生活中的现实相混。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的内心可以向往诗与远方,当面对现实时,我们也不可以一味埋怨。
认清文学与现实,若真想体验文学家们真正体验到的东西,就不应该只是跟风随大流去一味的贬斥凤凰古城的失败,而是在文学中,在某个鲜为人知的小城中去探寻自己的美好。
愿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座自己的边城。
一、书籍资源 1.电子书阅读网址http://yuedu.163.com/book_reader/d224a6f5b6d84a38b36fa9b3261b4354_4/bf9...
一、读书构建思维导图共收75份,发布于简书和微信公众号以及读书QQ群 二、完成读书笔记共收76份,发布于简书和微信公众号以及读书QQ群 二、读书有获得:1.朱老: 您好!...
第一篇:浅析《边城》中的“三美” 55班段佳希 摘要:近似世外桃源的详细小城中,温厚善良的人们,坦荡真挚的情感,清幽古朴的景象,这些聚集美好的要素,共同组成了《边城》。本文...
《边城》是经典之作,从诞生之日就被无数人品鉴。我们读《边城》,品鉴文字的诗情画意,品鉴风俗的淳朴有趣,品鉴感情的真挚动人。接着这本书,我们可以走进沈从文更丰富的文字世界和坎坷...
论《边城》中的孤独感 55班 吴倩 摘要:《边城》一文通过湘西极富特色的自然景观、民族风俗,以及翠翠、爷爷等人物的情感和生活,展现了独特的湘西人情。清新的笔调下,《边城》弥...
那个暑假我们一起读了几本书,这本书文字如缓缓流动的小溪,顺流而下,就会看到绿草如茵,姹紫嫣红。 时光久远,选了一些扣扣相册的图片,给大家留个纪念吧! 大学是读书的好时期,加油喔!
利用信息技术共读《唐诗三百首》阅读指导(2018年1月4日发布于个人微信公众号) 一、书本简介 唐诗是中国的符号,是中国古文化的瑰宝,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早在唐代,流传...
《四世同堂》是老舍的力作。它开始于抗日战争之前那个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光,结束于抗日战争胜利的美丽时刻,它以世大的篇幅和宏伟的结构,给我们描绘出了一系列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将北平沦...
各位朋友,春日迟迟,柳芽初发,海棠含苞,黄莺轻啼,春的美慢慢显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要开始下一本书阅读,这本书是朱光潜的《谈美》,中华书局出版。 本书娓娓道来,有序,开场话,和...
梁先生的急与缓
读罢梁衡先生的散文集《把栏杆拍遍》,一股厚重悠长的气息迟迟在脑海中回荡。
这本散文集子分为四个部分:阅读伟人、感悟生命、享受自然、行走人生。这其中有不家喻户晓的名文,譬如《把栏杆拍遍》、《觅渡觅渡,渡何处?》等等。季羡林老先生对其评价为“惨淡经营,境界立出,运笔如风”,能将“一种政治抱负化作美好的文学意境”。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喜欢带有政治气息的文章,但当我读完梁先生的文章却并没有产生丝毫的厌恶之情,我想了想,这得归功于梁先生对内容“急”与“缓”的安排。
以《把栏杆拍遍》(写的是辛弃疾)为例,他对辛弃疾人生经历的描写就如疾风骤雨一般,大笔一挥就把一个忠贞爱国,武艺高强,勇猛刚强的辛弃疾给“复活”了。在急风骤雨般的描写当中,梁先生又一改传统人物传记的写法,只抓住词人最惊心动魄的闪光点娓娓道来。他对词人闪光点的叙述语言朴实无华,就像丝丝春雨,一点点地浸入读者的心中。很慢,却给人留下了最深刻的记忆。这样或急或缓的安排,在《大有大无周恩来》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篇文章对周总理的经历并无过多阐述,而是抓住周总理的“六无”――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无私、劳而无怨、去不留言――进行生动而平缓的叙述,让主人公的“大有”――大智、大勇、大财、大貌、大爱、大德――于无声细雨中绽放。
这样的写法,最大的好处就在于“通俗”。梁先生在《怎样区分低俗、通俗、高雅》一文中写道“人面对一物会有三念:占有的欲望、冷静的思考和愉悦的欣赏,就看你选择哪一种。 这三种念头第一种源于人的动物性、物质性,可称为“俗” ;第三种体现人的精神存在,可称为“雅”。俗与雅之间还有一个过渡地带这就是“通俗’”大多数带有政治色彩的文章之所以不受待见,正是因为他们太过于“雅”。梁先生则巧妙避开了这一点,他说“通俗是自上而下的,要雅先上去,再俗下来”,所以他的文章意境高远,叙述平淡朴实,急缓交错,正是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
总的来说,梁先生的文章可谓是雅俗共赏的。急处如飞流直下的急湍,缓处如绕梁不散的青烟,急缓交错,令人手不释卷,获益匪浅。
《理想国》书评 《理想国》其实有一个副标题,“论正义”。的确,这场贯穿几千年的大讨论,是从“何为正义”开始的。 “正义”这个词一提出来,第一反应应当是:个人品质的的一种。而文中的“我”(假托苏格拉底之口,实际上是柏拉图自我的阐述)拓宽这个对象的范围,就提到了每一种技术、职业、集体、城邦的正义。总结来说,也就是在合理的状况下,让一切物归原主,物显本质。为了更好地讨论“正义”的定义,柏拉图才从大的方面——城邦说起,希望以大见小,得出一个关于正义的理想结论。而这,正是全书的要义与中心。 全书十卷,“我”作为城邦的建造者,将实现一个城邦的“正义”的步骤方面由浅及深依次道来,其实是对共产主义执政者从低级到高级的教育。 从书名就可以得知,这里面塑造的城邦是一个理想中的国家,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人绘制的一幅共产主义的理想蓝图。于共产主义而言,它的先进之处显而易见。每个公民各司其职,每位执政者兼听民意,工作、生活、行政、执法,一切按照规矩来。同时不能忽视人性中的天性(行不义而不被惩罚是最舒服的,行正义而被惩罚是最让人不爽的),从而在城邦之中确立起这种名为“正义”的契约。是的,正义的本质就是一种契约,由于人居于城邦、构成集体,而在彼此之间达成的一种协议:为了不被别人施以不义之事,而承诺自己不对别人行不义之事。这样,人与人之间相互制约,在我看来,就像天堂与地狱里都用长到喂不进自己嘴里的勺子吃饭,但天堂里互相帮助、其乐融融,地狱里却对自己的遭遇唉声叹气、满腹牢骚一般,第一个提出了“正义”的概念的人,就是天堂里第一个把勺子里的食物喂到别人嘴巴里去的人,创造这种契约,希望最终能够达到一切尽归正义的境界。这种“全赢”的思想,或者说“以人为本”的理念,正是我们共产主义国家所倡导的。 文中最经典的部分,应当就数“洞穴比喻”了。被束缚于洞穴中、一辈子只能见到影子的囚犯,若有一个在某一天被强行带出洞穴,见到了阳光,那么,他有可能会感慨于自己的无知与浅薄(之前所见识到的一切原来都是因为光才产生的),接着融入这个光明的世界。这就是受教育者。或者,还有一种可能,他被阳光刺痛了眼,甘愿回到自己的洞穴里,继续看着那形形色色的影子,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这种虚假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从这个形象的比喻中,我们应该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教育对于塑造一个人的重要性。这个比喻能够流芳百世,并不仅仅因为它所在的著作,更因为这个比喻在几千年之后的今天,仍能准确描述相当一部分的人——或拥抱光明,或自甘黑暗。 此外,文中对于暴君的阐述也发人深思。“一个人,尝试了一小口人的内脏和其他动物的内脏切碎在一起的祭品后,就会变成一只狼。”古老的传说彰示着暴君的本质:轻易了结别人性命的人,不是被杀掉,就是变成一只“狼”。但,他的这种暴戾的乐趣,只是一种幻影式的乐趣,离真正的快乐有着“三个三相乘”的距离。脱离了正义的所谓“快乐”,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快乐。正如孔子云:七十则从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的“从心所欲”,才是真正的快乐。 然而,尽管前人的金玉良言有许多可取之处,但这毕竟是几千年前的理论,其荒诞之处也并非不存在。相信给每一个读者留下最深印象的荒诞之处就是“共享妇女、孩子”吧。为了像选择育种那样择优选择,达到使最优秀的血脉保留并流传的目的,所有女人为所有男人共有,孩子们也不能拥有亲生父母,将亲辈关系按照年龄来划分,在一个大集体中选育“最优秀的”,代代相传。首先这就违背了人性。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追寻自我生活的权利。是否优秀,在一个孩子刚生下来时是无法准确定义的。不,就算长大成人了,也没有办法准确定义,在某一方面表现糟糕并不代表他在所有方面都不是精英。其他的空想主义,有一部分已经被实践过了,比如消灭私有财产,集体居住,干公家的活,吃公家的饭,等等诸如此类,相信后人能从苏联与初期新中国的惨痛经历中吸取教训。人毕竟是一种有灵魂的生物,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能被冰冷的数据衡量一切。 总之,这本经典著作,即使在千年之后,仍有其可取之处,值得多次反复咀嚼品味。每个人心中的乌托邦,都应该能在这里找到一点影子。 龚星瑶
“我认为卡夫卡是文坛前所未有、独一无二的。”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这样评论一个作家。
他就是卡夫卡。
卡夫卡的在世一生是平淡无奇的。1883年7月3日,卡夫卡生于布拉格一商人家庭。所以我们的作家卡夫卡一开始也并非一名作家。迫于父亲的意志,卡夫卡入布拉格卡尔·费迪南德语大学,先攻读化学、日耳曼语言文学和艺术史,后改学法律。直到1902年,一个在易北河畔巧妙的相遇,与布洛德相遇,我们的作家卡夫卡开始第一篇创作《一场战斗的描写》。之后多有作品写成,但在对于自己的作品,卡夫卡很少表示满意,只有寥寥几篇有幸发表。在卡夫卡看来未被出版的作品均是涂鸦之作,因此在他的遗言中要求好友布洛德将其烧毁。可是布洛德违背了他的意愿,将其全部著作(包括手稿,片段,书信等)全部发表整理成集,这才在世界文坛上引起巨大反响。
卡夫卡的作品有中长短篇之分,生前发表的多为中短篇小说。因此长篇小说中由于手稿遗失,多会在阅读中看到“此处缺一页”这类说法。
由于卡夫卡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当时,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这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于是,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
这点小宋从《饥饿的艺术家》中颇有感触。对于饥饿艺术家,有人说他是以绝食表演作为谋生手段。但从饥饿艺术家死前回答管事的疑问“因为我找不到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假如我找到这样的食物,请相信,我不会这样惊动视听,并和大家一样吃得饱饱的。”看出他的追求与信念大于生命。可是夜班看守的不信任,自认为好心给他留空隙让他有机会吃东西却让他无比痛苦,整日郁郁寡欢,最终死在草席上。
这篇小说虽然写的是那位饥饿的艺术家,但我以为作者是想通过巨额的艺术家的事迹来表达自己内心对艺术,对写作的渴望,抒发出因自己的艺术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而孤寂之感。
同时,卡夫卡作品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语言的象征意义很强,这给阅读和理解他的作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卡夫卡的作品难读,连母语是德语的读者也觉得读懂这些作品不是件容易的事。(这点小宋更是颇有感触,插句题外话当小宋我看完《杀兄》后就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是杀兄)不过正是如此,卡夫卡的小说才会更具深刻意义。举个例子,比如《我的是十一个儿子》(据说它是作者同一时期正在写的十一个短篇里主要人物的简单勾勒)便在这十一个儿子的各自性格中展示了人性的各种轮廓,或好或坏。
最后提到卡夫卡小说的手法,我想肯定就是象征与讽刺(这个算不算手法啊)起初看目录小宋就被《中国长城建造时》所吸引到了(当然是出于一个中国人好奇)。这篇小说便就是象征和讽刺的典范了。当然我想里面的古中国不只是古中国更是一个捉摸不定,不可企及的权力机制统治集团的代表。长城建造过程也更是有着对权力与组织的集中。也许正是这样的手法才在文学上诞生了“卡夫卡式”批判现实主义风格吧。
所有,这里小宋也诚恳建议大家返校后可以在书架上拿起小宋这本《卡夫卡中短篇小说全集》领略领略卡夫卡式的魅力!
寒假精读一本书 【培根随笔集】
史颜恺
第一部分: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匠——培根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主要著作有《新工具》、《论科学的增进》以及《学术的伟大复兴》等。 ----百度百科
培根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中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马克思称他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培根对后世的影响,更多在哲学的思辨和认识方式上,而这些是身为高中生的我难以理解的……幸好,培根在他的随笔中并没有着重于哲学学术方面,大多是对生活问题的思考,生动细腻。
第二部分:关于本书
培根随笔主要是收录了一些议论性质的散文,共58篇,每一篇针对某一个特定话题,文章大多短小精悍,而富有培根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第三部分:书 评(代有鲜明个人看法,不喜勿喷)
(关于读这本书的感受:对于非小说类的文学作品,我一向是敬而远之。这一次读培根随笔算是脱出我“舒适圈”的一次尝试。一篇一篇精读完,受益匪浅,相比于对写作的帮助,我的许多价值观更是得到了升华。然而毕竟年代久远,书中不少的内容和现代也是相去甚远。所以,理性吸纳即可。)
初读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于我也算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培根随笔集虽名为随笔,写的却是一点也不随意,书中每一篇文章无不是经过精心雕琢,雄辩滔滔让我不得不yy培老哥和孟子大战三百回合。文章围绕诸多话题(友谊,爱情,读书,远游,野心……)进行了全面而客观的论述,字字精简常有道德劝诫之箴言,再艰深的话题在善比喻者如培根的笔下也是浅显易懂,漂亮圆润。然而全书五十八篇,培根终不可能对每一个主题都很有见地,所以,读者尽可以选自己感兴趣的篇目细读即可。
论述文非小说,没有那么多情节可供玩味,在此也只能对一些我印象比较深的篇目稍作简析。与我最受用的当是【论嫉妒】了,“无德之人必会嫉妒有德之人。因为人的心灵如若不能从自身的优点中取得养料,就必定要找别人的缺点作为养料”现在来看这句话,就不得不让人想到抓着公众人物缺点不放的所谓“键盘侠”,对成功者横施嫉妒吹毛求疵的同时,暴露的却是自己内心的虚无和溃烂。靠着嘲笑别人缺点的满足感过活,显然是无耻而卑微的,所以与其嫉妒他人,不如完善自己而超越他人,这样无论是从物质还是精神上,都远胜前者千倍万倍。而最精妙的是后面一句“其实真正聪明的人倒宁愿给人类的嫉妒心留上点余地,有意让别人在无关紧要的的事情上占自己的上风”。讲的是实力与人心的一种平衡,颇有些伦理意趣。其实有时太锋芒毕露往往会遭受嫉妒的白眼,有意留些空白和弱点,于人于己反而更得心安。再优秀也要给别人点自我安慰的空间不是?【论财富】也让我印象颇深,“事实上,过多的财富是无用的。因为一个人的需要有限,超过这种需要的钱财,便是多余之物”。我认为在当时阶级分化严重的欧洲,身为贵族的培根可以有这样的体悟,实在是难能可贵的。而这句话即便是在四百年后的当下,对于物欲横流追名逐利的社会,也还有着现实意义。
而这本书也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以下个人看法)。手法上,培根最擅长的,但也是最让我生厌的,则是书中无处不在的辩证法思想,因为仿佛是语文写议论文的手法,可恨之处在于他把话都说圆了,后面的人也就无话可说,给人一种圆滑、世故的感觉,而这是我在其他论述名作之中所未见的。比如他论放债,先说放债对商业有害,然后笔头一转“话说回来”,放债对商业也有促进作用。太多的辩证让文章几乎变成了纯粹说理的机器,不容置喙,让人没有参与感。
再者就是文人的通病,培根的说理有时也显得做作,比如“遗产的馈赠,最好是在生前,而不要等到死后,因为活着送人礼物是一种恩惠,而死后留给别人的东西,只是自己不能享用的东西”,令人不知所云。谁会有闲情逸致到行将就木了还要“送人礼物”??而且一个人得癌症躺在病床上分遗产,和死后遗书分遗产,好像没什么分别(毕竟你不是知更鸟)。诸如此类的句子之刻薄,令我这个放荡不羁的理科生费解。
总之,【培根随笔集】是一部不错的论述文集,但毕竟是欧洲早期文坛的作品,自有一定局限性。可见此书最大的作用乃在于上流社会沙龙清谈的时候以资妙语的参考书,在这个大家都下流的社会,还是省省吧。
《1984》书评
之前在寝室听到有同学向我们介绍这本书,在考试结束后,便迫不及待地找到了它。在翻开《1984》这本书之前,我就知道它不欢快、残酷,但当我真正去品读它时才感觉到那不单单是惨淡的,压抑、恐惧、迷惑、慌乱等等许多复杂的情感犹如棉絮堵住我的气管,巨石一样压在我心。最后我花上几天时间将《1984》这本书看完了。在前期阅读的过程中,还感觉这本书带有故事情节,容易理解,因此看的比较快。但是越往后面看,越觉得难懂,一些概念性的描写需要我花上很长的时间去理解,因此后期看的比较慢。
因为只是看了一遍就来写书评,因此我就从我印象深刻的几句话来分别写出我对它们的理解。这三句话就是在书中经常提起的“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战争即和平
在书中介绍到大洋国、亚欧国和东亚国经常硝烟不断,百姓也生灵涂炭。虽然这三个大国彼此势均力敌,谁也没有过高的本领将其他两国的哪一个国家打败,其自身也有着优越的条件以防被其他的国家攻击。但是这三个国家却也还存在着战争,他们一直在制作战斗武器,食品等以备作战需要。这是为什么呢?书中作者已有提及:人民学习文化就会引发他们独立思考,而异端思想正是影响统治的大忌。因此要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即要用保持群众贫困的方式来占用底层人民近乎所有的闲暇时间,让他们在日常生产之外没有时间来进行文化学习和思考。这些统治阶级的人想一直统治着这个国家,因此,他们就宣布要对外作战,对外作战需要耗费大量的物资。一方面,统治者向底层阶级的让人宣称在作战,那么底层人民就会把生活中各种矛头指向其他两个国家,而不会想着是自己国家的领导的不当致使的贫穷,在这一方面,统治者可以维护自身的安全。另一方面,作战耗费了大量的物资,那么底层人民就会一直想要去争取保持自身生存的基本物资,没有时间去想要和上一级阶层的人革命,在这一方面上,就可以维持统治阶级的利益。
自由即奴役
自由即奴役则来源于党对于人民所能掌握知识的垄断。在小说中,无产阶级和党员们是分开的。无产阶级们享受着外围党员们所无法想像的自由,可是他们的生活对于党员们来讲与猪猡无异。无产阶级的女孩在趁着年轻和男孩子们快乐地生活,然后在三四十岁时早早地老去。无产阶级可以随意喝酒,可是他们也随时处在被火箭弹打死的危险当中。因此可以理解为:在党员的理解中无限的自由即是一种意义上的奴役。这真是一种可悲的现象,人没有了知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无知即力量
我个人对这句话的影响还是非常深刻,之前在看王小波写的《一直特立独行的猪》里面,王小波就引用了这本书中这句话“无知即力量”、同时他也加上了培根的名言——“知识即力量”。当时我还有些不了解,平常我们听说过的较多的说法都是证实知识就是力量。为什么还有一句“无知即力量”呢。所以当时对这句话还是心存疑惑,直到看到了《1984》中对这句话的介绍才豁然开朗。在书中第二部的第九节中,作者曾提出这样一个观念:“……从长期来看,等级社会只有在贫困和无知的基础上才能存在……”。在书中描写的那个社会是一个等级划分明显的社会,除了那个虚无缥缈的老大哥之外,整个社会被分为了三个阶级。第一个阶级是核心党,他们主要控制着整个社会的思想。第二个阶级是外围党,主要是辅佐核心党。第三个阶级是处于最底层的无产阶级。在实际中,这些无产人员是没有资格能够进入上一层阶级中。但是这些核心党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使得这种政治社会能够长久的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就向无产阶级声称可以通过完全服从党,拥有完全正确的思想就可以进入核心党。这些党内人员觉得让人们处于一个无知的状态,就可以使得无产阶级一直生活在底层。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底层人们没有相关的知识去起义,当然这些底层人员甚至都没有起义的想法,他们的心中只有对老大哥的爱与敬畏。
以上是我对“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的理解,当然也参考了一些其他人的看法。在这本书中还有其他很多地方值得去好好思索,比如老大哥是否真实存在?还有核心党员奥勃良和主人公温斯顿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些只有凭借我们自己去推理想象了。总之,我认为只要你静心、认真地品读这本书,你一定会了解到许多你所不知道的东西。
48班 林柏宇
《非暴力沟通》书评--曾千钥
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即为马歇尔先生对这一沟通方式的全面解释。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是国际性缔造和平组织非暴力沟通中心的创始人和教育服务主管,于2006年因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马歇尔博士发展出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不仅教会人们如何使个人生活更加美好和谐,同时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
《非暴力沟通》先介绍了非暴力沟通的模式,再依次介绍了模式中的观察,感受,需要,请求的具体指向,在介绍完非暴力沟通的要素后,由本人转向对方,教我们如何倾听他人,而不被解读为批评和指责。
该书的逻辑性比较强,讲解环环相扣,马歇尔博士十分擅长举实例,从生活的对话中体现非暴力沟通的具体方法和作用。或许在刚开始的时候,这些对话会使读者感到不耐烦,但到后面便会有豁然开朗之感。书中每一章后都会有小结与实例判断,让读者更好地掌握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并运用于实际。而书中最实用的莫过于书最后一页的附录:非暴力沟通模式,分别说明对自己和对他人应采取的交流方式。
非暴力沟通比它听起来更为有用,其实在第一眼看到它时,我并不认为它会多么有用,因为我认为许多关于谈话技巧的书对普通大众并不会起太大作用,可能大部分人都是看完后便扔在脑后,并没有在实际当中进行运用,但随着我的阅读,我发现我之前的想法是错误的。首先,马歇尔博士已在第一章明确地告诉我们非暴力沟通=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并且之后的每一章都针对一个方面比如什么是观察,观察与评价的区别等,让读者明确的知道自己所看的到底是哪一方面的。最后往知识点中加实例,让读者知道该在什么地方用到非暴力沟通并了解非暴力沟通的影响。
可能在中国很少听说种族歧视,宗教分歧等方面冲突,所以有部分读者并不很能理解为什么非暴力沟通可以在巴基斯坦,伊朗等国家的内外冲突中起到令人惊叹的作用,但我们可以将目光移到家庭生活中来。非暴力沟通虽听着很高大上,但它也可用得很接地气,比如过年爸妈谈到成绩时说:“你的成绩让爸爸妈妈很生气。”言下之意是,他们生气是因为孩子的行为造成的。看到父亲生气,孩子可能会感到内疚,并因此调整行为来迎合他们。但遗憾的是,这种调节只是为了避免内疚,并非出于对学习的热爱。如果我们是家长,那么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只提及了他人的行为,即观察,而并没有注意到感受与自身的关系,应该用“我感到……因为我……”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而作为孩子,则可用非暴力沟通的第二种模式引导父母表达他们的感受,需要以及请求。通过运用非暴力沟通你会发现在生活中的许多矛盾都是可以避免的,并且它还可以使人们对彼此的了解更深,更能理解他人。
非暴力沟通能够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超越个人和情感的局限性,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让人们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当你打开这本书,你会惊讶于它运用于生活之中所带来的情节逆转,惊讶于它带来的人际和谐。
非暴力沟通是打开爱和理解的密码,现在你便可打开它去寻找你和你真心祝福的人之间的沟通桥梁。
邦无道真的可以隐吗
这几天为了完成作业埋头苦读《士与中国文化》,差不多和我手一般宽的700页文言文,读的我叫天天不理你,叫地地还是不理你,只有一个人默默哭泣。我在书上看到一句话,一句我一直想驳论的话:
孔子说“邦有道则见,邦无道则隐。”
可是,邦无道,都去隐了,那啥时候才能有道?
试问谁不想在阳光明媚的下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谁不想月下把酒言欢,高唱“今朝有酒今朝醉”,又有谁不愿在慵懒中沉浸,于清醒是来一嗓“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样纵情于山水的隐士精神让人动容却也望尘莫及。可在我看来,于历史中,有这样一群人,在国家无道,人生失意之时,他们选择了完全不同的一条路。文天祥宁死不屈,牢狱中一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惊天动地,夏明翰不肯逃离,绝不低头,断头台上呐喊“死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整聋发聩,一生都在刀边奔波,临死前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让人直感慨巾帼不让须眉。他们用鲜血诠释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内涵,用生命演义了“邦无道,就要创造道”的,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历史!
邦无道,也不能隐啊!
想象一下,东汉末年分三国,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却坚决做隐士,当金人入侵,岳飞再难说出“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当日寇来犯,朱德先生却以“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连连摆手,当钓鱼岛事件爆发,当美国关税上升,当世界战火不断,人民流离失所,站在我们身前的,不是那纵情山水,放任自由的隐士,而是那些愿意在危难时刻,在国君昏庸,在世风日下的时代站起来的时代脊梁,“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样一群人,他们邦有道则仕,邦无道,也不愿隐,不为那些无耻的领导人,只为身后无辜的黎民百姓,为天下苍生。他们用一个又一个血的例子告诉所有人,正是因为邦无道,才更不能隐!
中肯地说,孔子说这句话有他的时代意义,我和孔老夫子身处不同的时代,我不能站在一个道德制高点去看这句话,当时天下四分五裂,战乱不断,所以孔老夫子总结了这样一条明哲保身的人生经验,同时也为国家保持了人才。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君子临危受命,匡扶天下,自是没事,但,身在外,国家混乱,君子不去,是可以的。这里孔子强调的是一种责任,不是现在的道德绑架。中国危难,志士仁人舍身报国,自是一种担当。伊拉克发生战乱,君子不去舍身投入到世界和平中,是可以的。就像学而第一里的,富而无骄则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当你境界不高时,保身以俟天命是可以的。国家没有危难,但是政治不清明,纲纪混乱,如前几年的泰国,各种政变,君子是不会在这种国家久居的。一般人不管盛世还是乱世,都会去发挥自己所学,但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人,会在盛世出现,在乱世隐居。这里不是讲绝对的盛世乱世,对君子来说,我有这个能力我就出来做事,我没有能力我就保身传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人才能做到的。
朱熹说,世治而无可行之道,世乱而无可守之节,碌碌庸人,不足以为士,可耻之。
整句话中并没有提倡道家的,万物自化的随性。孔子所说的无道则隐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保身传道。如果是道家,那么一般来说不论盛世还是乱世,于我无关,盛世我退隐修身,乱世,我退隐修身,盛世不可长久,乱世只是一时,天地变化自有其规律,我顺从着这规律保全自己。这和孔子所说的无道则隐是两个角度。
但我们假设当时的人们是另一种看法呢,那么世界是怎样,我们不得而知。
中国的文化里少不了优美温婉的田园诗,但更不能少的是“邦无道,也不能隐”的血性!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那些隐士当然也不是天生的,他们大多在经历了久久八十一难后选择了远离红尘,倒也不是说,这种选择是可耻的,事实上,我并不讨厌那些隐士,甚至有那么一刻,我也想远离小练习,远离成绩,归隐去算了!但当我冷静下来后,我才更明白那些在逆境中逆流而上的人的可贵。他们要顶着多么大的压力啊!
不出生在乱世当然不是我们的错,但我还是希望,当邦无道的时代,我们可以创造道,像孟子说的“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病隙碎笔》中有关人生思辨的琐议
高二四十八班 刘星雨
摘 要:当代文学大家史铁生的长篇哲思散文《病隙碎笔》是一部充满了深刻生命体验的人生笔记。其有关人生的思辨可谓深邃智慧。书中那些普遍困扰震撼我们的人生命题值得简单议论。
关键词:人生 思辨 命运 反思 信仰
人是极其复杂的。“人生”即人的生命、生活、生存,对人生有关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真是少之又少.本来对此的思辨是极其困难的,史铁生却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揭示了一条又一条人生的秘密。这些思考直击人们的心灵。
一.所谓命运
“命运”一词在现在看来,更像是自己失败的借口、倒霉的开脱。比如电视剧里经常听见以“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来解释一个人的离世;以“命运的安排”“造化弄人”来解释各种不尽人意之事。其实“命运”是对自己的安抚,若你遇到不如意的事,首先怪罪的必是他人,若这个“他人"实在难以找到,那便只有“命运”来当这个“他人”了。
1.命运是人的本性
史铁生说:“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他将人间比作戏剧,认为我们在人间所扮演的角色是不能随意调换的,其实这就是说人的本性难改。生而为人,人人不同。所谓命运 不就是人的本性吗?命运的安排,本性使然。许多不如意的命运都是许多人的本性交织导致的结果。
2.命运是种限制
“不能随意调换”“本性难改”但也不是“不能调换”“本性不可改”。因此命运又有了一种限制。以史铁生自己为例,身患尿毒症,这种病人的角色怎就他当上了呢。史铁生这个人是复杂的,他遭遇了这么大的不幸,难道就改变他了吗?不,他还是他。他的命运让他患病,患病是种限制,限制史铁生的人生必须有患病这一出戏,但史铁生不能因为自己不想患病而康复,因此命运是种限制,不可以随意调换,所以才会常说“接受命运”“想开点”。因为命运这种限制有好也有坏。命运是生命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
二.白昼与黑夜
人们看惯了白昼,却忽视了黑夜的作用。人生总是在黑夜与白昼交替中度过,但“生命,至少有一半是在黑夜中呀――夜深人静,心神仍在奔突和浪游……”
1.黑夜的本质
黑夜是孤独寂寞,是沉默寂静,是一个人的时候,是我们对自己最坦诚的时候,没有白昼的虚假面具,黑夜是自我忏悔、反躬自问之时。在黑夜中,只有你自己。
2.黑夜中反思
“真正的理解都难免设身处地,否则就不明白你把别人看得那么透彻,这便是人人需要忏悔的理由。发现他人之丑恶,等于发现自己之丑恶的可能。”黑夜给心魂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让人忏悔。黑夜存在于各种角落,各个时间,哪怕在白昼中,内心的黑夜仍在,这便是时时需要反思的基础条件。
三.人生不可缺信仰
关于信仰,史铁生主要通过三组对比进行解释。信仰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说不清也道不明,但它始终存在着,无需证实却可以坚守。
1.科学与信仰
在当今世界,我们看得更多的应是科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科学的要求是真实,信仰的要求是真诚。科学研究的是物,信仰面对的是神。科学把人当作肉身来剖析它的功能,信仰把人看作灵魂来追寻它的意义。科学在有限的成就面前沾沾自喜,信仰在无限的存在面前虚怀若谷。科学看见人的强大,指点江山,自视为世界的主宰;信仰则看见人的苦弱与丑陋,深思自省,视人生为一次历练与皈依爱愿的旅程。”其实话也不能过于绝对。我认为科学与信仰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信仰,科学就漫无目的,没有科学,信仰也止步不前。信仰是无处不在的,即使难以捉摸,也始终存在。
2.思想与灵魂
思想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而不问“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灵魂?”,我们常给人以“思想家”的称呼,而非“灵魂家”。思想难道不是灵魂的体现吗?不,史铁生深刻地阐述了两者的不同。为何会出现以上情况,因为思想是有限的,因其有限,我们能表达,我们能使用。而灵魂是无限的,我们不知道如何探寻灵魂的奥秘,它无法表达,无法使用。
3.精神与灵魂
那究竟啥是灵魂?这就需要精神来帮忙。精神,咱们经常挂在嘴边,比如“吃苦耐劳精神”“团结精神”“奋斗精神”“女排精神”。不难看出,精神是种能力。有什么精神便具有相应的能力,因此精神也是有限的,能表达使用,而灵魂是这能力可能有可能没有的一种方向,一种无限的牵挂与祈祷,灵魂是冥冥之中的不确定的注定。灵魂是信仰的一部分,无需证实却可以坚守。科学明白:灵魂的问题从来就在信仰的领域,“证实”与“证伪”都是外行话。
《黄金时代》读后感 48班黄博楷
《黄金时代》是由王小波所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小说。本书的作者王小波,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卡夫卡,亦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中国大陆作家。代表作有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小说《黄金时代》《革命时期的爱情》。这其中《黄金时代》更是获得了13届《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弹指一挥间,王小波已离去了20多年,斯人已去,却留下了这些文字,像一股清风般为人带来了欢乐,带来纯粹,带来哲思,为我们构筑了一个绝对美好,绝对超凡脱俗的精神家园。
再说回《黄金时代》,最初看到书名时会不经思索:何为黄金时代?究竟又是谁的黄金时代呢?随着书卷的一页页翻开,你肯定会发现那些令人血脉贲张的描写和那些赤裸裸的性爱片段,这些情节让你误以为这就是一本低俗的小黄书。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阅读的不断深入,你肯定会发现王小波描写的独特之处,他把所有的性爱情节都描写的那么纯粹,自然,野蛮又不失浪漫,在所有这些性爱描写的身后,是一个广阔的孤独领域和精神上的慰藉空间,这才是真本书的精华所在。
书中的男主王二,其实就是王小波对云南插队时的自述。当时他21岁,正处在一生的黄金时代,由好多奢望,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才知道,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槌的牛一样。可是他过21岁生日时没有预见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槌不了“我”。这就是王二,一个放荡不羁,洒脱自然的知青形象。
小说的女主陈清扬最初是想让王二证明她是不是破鞋。而王二没有证明她不是破鞋,反倒认为证明她不是破鞋的证据不充分,因为无法证明陈清扬最后心甘情愿的与王二搞起了破鞋。其实陈清扬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坚强而倔强,做事都是遵从自己内心。她不顾世人的嘲笑与反对,依然追求与王二的伟大友谊。在她最后上交的材料中,她仍然按照自己的内心所想的写上去。即使会收到不必要的惩罚,她也无怨无悔。
在文革那个广阔的时代背景之下,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王二是一个不服软,不肯屈服于社会现实的人,他竟敢打瞎队长家狗的眼睛,可见他是一个敢于挑战权威,不轻易屈服于人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个反抗叛逆的人,他们知青与老乡们的矛盾看似简单浅显,实则却是知识分子,对那个落后无知时代的不满,对无情社会的控诉。他们要用最微弱的声音发出震彻时代的怒号。陈清扬一直认为性爱是污秽肮脏的,但他并不觉得和王二敦友谊是种罪孽,因为这是为了伟大的友谊做出的牺牲与让步。她有着敏感的自尊心,以至于把性和爱彻底分割开来,直到现实给了她当头以及把他彻底击垮。好在他们可以为彼此受伤的心灵,给对方带来真切的安慰。
再这样缠绵悱恻的岁月中,那是王二的黄金时代,同时也是陈清扬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