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广西
  • 120
    月读《传习录》二十日

    答聂文蔚 人皆重怡养性情,所谓“修养”岂止于心性的纯良光明?人皆欲仪态得体,所谓“精致”岂止于外观的赏心悦目?“有诸内,必形诸外”,内心浮躁混乱邪曲不正者,无论以何等光...

  • 月读《传习录》十九日

    答罗整菴少宰书 “见道固难,而体道尤难”,“夫道必须体而后见,非已见道而后加体道之功也。道必学而后明,非外讲学而复有所谓明道之事也”。道本自然而在,但是要见道,明道,体道...

  • 120
    月读《传习录》十八日

    答欧阳崇一 答“师云:‘德性之良知,……似亦知行合一之功矣。如何?”句 。此段解释良知和见闻的关系问题。良知是自然存在的,不是由于见多闻广,选其善而形成的。正因为良...

  • 120
    月读《传习录》十七日

    答陆原静书(二) 答“养生以静心寡欲为要……愈不可矣”句; 学到现在,对于“纯乎天理”有一些感觉,天理是本身天然存在的,要保持纯,必须要格物,随时省察,照心,从根上铲除...

  • 120
    月读《传习录》十六日 - 草稿

    今日开始答陆原静书 百度名词解释,“照心”:照心指返身观照之心,与“妄心”相对。人在静坐时,首先要排除杂念,此排除杂念之心,即是照心。照心是静坐时的真正主宰,正是在照心不断...

  • 120
    月读《传习录》十五日 - 草稿

    方便法门就是指随机度人的一种方法,是能够使人便利﹑得益的途径。众生的根器不同,只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以及自己最容易接受的,才是方便法门。 今读到答“离群索居之人,当更何法以处...

  • 120
    月读《传习录》十四日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今日拜读先生答“杨、墨之为仁义……此则可谓定论矣”,通篇大轮,洋洋洒洒,有理有据,针砭时弊,切中肯...

  • 120
    月读《传习录》十三日 - 草稿 - 草稿 - 草稿

    『克己才是真功夫』 “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人生启迪:人需要有为自己着想的心,才能克制约束自己;能够克制约束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克己的真正指向,是...

  • @艳戈_2b3c 我都不敢看,不知道写的啥乱七八糟的,留着以后吃几片安定再开吧。

    月读《传习录》十二日

    真正的修行,与信仰哪个宗教没有绝对关系。就是善护念,管理好自己的每一个念头。去恶存善,知行合一。 今读到来书云“闻语学者,乃谓即物穷理之说亦是玩物丧志,又取其厌繁就约涵养本源...

  • 120
    月读《传习录》十二日

    真正的修行,与信仰哪个宗教没有绝对关系。就是善护念,管理好自己的每一个念头。去恶存善,知行合一。 今读到来书云“闻语学者,乃谓即物穷理之说亦是玩物丧志,又取其厌繁就约涵养本源...

  • 120
  • 120
    月读《传习录》十一日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云水间。 今天七月三十一号,匆忙中,一年过去大半,回首这半年的失得,颇多感慨!今早暴雨,早早到公司,没被雨淋,一天计划受限,索性静下心来,一杯绿茶,听...

  • 月读《传习录》十日

    今读到《钱德洪序》,通篇寥寥数百字,一遍读完,懵懂不知所云。从开始学习《传习录》,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古汉语底子太薄,传统文化修养太浅,感觉几乎很难进行下去。惟余一条,就是坚持,...

  • 月读《传习录》九日

    先生答惟乾问“知如何是心之本体?”段。先生首先回答什么是“知”,“知是理之灵处”,知是天理的灵地体现,有知是对天理的知,是对天道的深刻的认知。知的主宰就是心,一切的知都应该...

  • 月读《传习录》八日

    进入读到先生答德章“惟谓尧、舜为万镒,孔子为九千镒,疑未安”。我们受日常世俗所限,衡量任何事物的准则就是功利。以功利来衡量圣人,乃大错也,所谓圣人“只论精一,不论多寡”,...

  • 月读《传习录》七日

    “出入无时,莫知其乡”,这句话好难理解释义,查了出处和相关解释,还是朦胧,大约感觉是指“心”之不定,不好把握,用在回答薛侃的问题上,应该是说持志不能刻板教条,要用心来把握心的...

  • 月读《传习录》五日

    自从决定加入月读《传习录》,每日坚持静心月读,感觉收获颇丰,虽俗事太多,阅读时间有限,进步太慢,但是也享受到了坚持的喜悦,感受到心的洗涤。 先生曰;心即是性,性即是理。...

  • 月读《传习录》四日

    今日拜读《陆澄录》,越来越感觉阳明先生的每一句话,哲理深奥,意境深厚,怎奈理解能力有限,很难短时间内悟透,朦胧中感觉意会了一点东西,但有很难用文字清晰得表达出来,无奈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