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广西
  • 120
    林成烈士英魂永驻

    林成,原名林尤成,中共党员。一九三八年参加琼崖纵队,任一支队三大队六中队中队长。 一九一八年林成出生在文昌县文教镇康美村的一个普通家庭,小学和中学均在家乡就读...

  • 《芊芊文教河》文的AI评析

    这篇题为《芊芊文教河》的长文,是一篇情感饱满、内容丰富的文化散文,作者林道津以文教河为脉络,系统梳理了其地理特征、历史变迁、文化记忆与未来展望,表达了对母亲河的深厚情...

  • 120
    芊芊文教河

    文教河是文昌境内的第一大河,全长五十多公里,落差不足四十米,集雨面积523.2平方公里,全年流量约4.27亿立方米,年均降水量为1720毫米。它发源于琼山的树德头(白...

  • 120
    滔滔文教河,谦谦文教人(提纲)

    文教河是文昌境内第一大河,全长约五十多公里,落差三十多米,流域面积523.2平方公里,年流量约4.27亿立方米。它发源于琼山的树德头(白溪)和翁田镇的真正坡(黑溪),沿...

  • 120
    联东中学校庆拾遗

    人生七十古来稀,联东七十正逢时。文教河畔种桃李,桃红李白春满园。 9月26日晚饭时分,我正在齐鲁餐肉。席间杯酒交错,朋友酒胆正肥时。突然我的手机‘’叮咚‘’一声...

  • 鼓楼山的传说(八)

    玉帝十分生气,即着太白金星召来鼓楼山神,面谕圣旨:“朗朗乾坤,竟有九十九个边胡子聚伙作恶,如此品行不端,有污东方净土。又有当今太子,行为不轨,苍天不容。着汝速回,妥善处理。”...

  • 120
    立新的“盐场遗址”和“二爹捞塭”

    文教河经过兜兜转转,流过了文教桥和桥下游的三个港湾,漫过了横旦于河上的坡柳水闸,在缓缓流入八门湾之前,遇上了从南海涨潮而来的海水。一阵热烈的拥抱过后,形成了一股...

  • 120
    论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

    【止一原创 文责自负】 【谨以此作品,向国庆75周年献礼!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英雄们致敬!】 论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 止一 一、中华民族及中华文明发展历史简介 中华...

  • 120
    造福乡梓的民医

    晨光熹微,山岚未散。一位老者背着竹篓,踏着露水登上了陡峭的崖壁,轻巧的拔出几株细茎植物。带霜的露珠滚落在他布满老茧的手掌中。这便是民间草医日常采药的剪影,亦是数千年来不...

  • 120
    走失的“陆郊市”和“陆郊砖瓦崀”

    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秦砖汉瓦”是中国人建房的上好材料。有了它杜甫才写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绝美诗句。 据相关资料记载,中国最早的砖瓦出...

  • 120
    抗日烽火连文教

    “文教儿女铁骨铮,抗日烽火红满天。河畔磨刀诛倭寇,红树崀山灭敌顽。 百战英魂凝碧血,宗儒山里啼杜鹃。 敢教琼州澄玉宇,不惜微躯为国捐。”这是一首描写文教抗日烽火的七律诗...

  • 120
    远去的“宋六山”

    一、美丽的宋六山 坐在康美村边上的“老爸茶”店前,看落霞远飞,望残月斜阳,听鸡飞狗叫,享秋日暖阳。去拾一段“宋六”的往日时光。 曾听老人们说:日本鬼子侵略海南...

  • 120
    文教的庙宇和祠堂

    庙宇和祠堂是中国传统建筑中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民俗宗教和社会意义。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起源和发展与民俗宗教信仰、社会结构、艺术表达等密切相关。是...

个人介绍
踏遍青山人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