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选择第3种反应时,我们觉察自己的感受与需要。这并非用脑袋去分析别人的是非、对错,而是与我们的内在生命连结。我们越是能聚集于每个当下的需要,就越是能触及和体会这股生命能量。一...

当选择第3种反应时,我们觉察自己的感受与需要。这并非用脑袋去分析别人的是非、对错,而是与我们的内在生命连结。我们越是能聚集于每个当下的需要,就越是能触及和体会这股生命能量。一...
要区分刺激。 要充分表达愤怒,第一步是不再将愤怒的责任归咎于他人。带着类似“我很生气,是因为他人做了什么”的想法,我们便会指责或惩罚他人,而无法深入地表达让我们愤怒的核心。 ...
《非暴力沟通》 自我宽恕 以同理心倾听自己,我们就能听见行为背后那内心深处的需要。一旦和自己建立了充满同理心的连结,我们就能宽恕自己。我们发现,尽管过去的选择并不理想,需要为...
《非暴力沟通》 转化自我评判和自我要求 如果我们经常以评判、指责、命令的方式与自己沟通,我们看待自己便仿佛更像一个物件而非一个人。非暴力沟通认为,每当我们认为他人是错的或是不...
《非暴力沟通》 在我们的语言中,有一个词拥有强大的威力激发人们的羞愧感和罪恶感,并常常被我们用来评价自己。它充满暴力,并且根深蒂固地烙印在我们的意识中,以致于许多人无法想象如...
《非暴力沟通》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当前的社会,许多人已经意识不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了,遗忘了生而为人背后“深刻又无以言表的原因”。当看不见自身的美好,我们就和生命的源头...
2025年8月1日 《非暴力沟通》 第八章 同理心的力量 以同理心化解危险 在紧张的情境下,如果能够同理他人,或许可以避免潜在的暴力。 当对方说“不” 当别人对我们的请求说“...
2025年7月31日 《非暴力沟通》 第八章 同理心的力量 同理心的疗愈作用 卡尔·罗杰斯曾经这样描述同理心对人的影响:“如果有人真的听到了你的心声,不对你评头论足,不试图为...
2025年7月30日 《非暴力沟通》 第七章 以同理心沟通 小结:所谓“同理”就是带着尊重来理解他人的经历。我们常常有强烈的冲动想给他人建议或安慰,或是解释自己的立场和感受。...
2025年7月25日 《非暴力沟通》 第六章 提出请求 丰盈生命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是提出请求,以便 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盈。在提出请求时,我们要尽力避免模糊、抽象或模棱两...
第五章 为自己的感受负责 为让我们对自身所负的责任有更多的意识,我们可以替换成“我感到…因为我…”这样的句式来表达。 利用内疚感来推动他人的基本机制,是通过把自己的感受归咎于...
《非暴力沟通》 第五章 为自己的感受负责 人们之所以苦恼,并非因为事情本身,而是因为人们对事情的看法。 ——爱比克泰德,古罗马哲学家 非暴力沟通要我们意识到的是,他人的言行举...
成熟的人能捕捉到感受的细微差别,不论是强烈热忱的,还是微妙细腻的,就好像聆听交响乐的不同乐章。” ——心理治疗师 罗洛·梅 压抑感受的代价 提升表达感受的能力不仅有利于促进我...
小结: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区分观察与评论,当我们在观察中夹杂着自己的评论时,他人往往会认为我们在批评他们,并因而产生抗拒的心理。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动态的语言,它不鼓励人...
2025年7月19日 《非暴力沟通》 第三章 不带评论的观察 我欣然接受你告诉我 我做了什么,或者我未做什么 我也欣然接受你的评论 但请不要将二者混淆。 ——马歇尔·卢森堡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