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山东
  • 120
    《复活》—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十九世纪俄国对世界文学最有影响的作家。《复活》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书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涅赫柳多夫和卡秋莎·玛斯洛娃。从他们的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灵魂复活的不同...

  • 120
    《罪与罚》简析

    《罪与罚》主要写的是主人公拉斯科利尼科夫在他自己的“超人理论”的支配下鼓气勇气杀了高利贷老太婆和她妹妹后的各种心里挣扎以及他与警察波尔菲尔的心理斗争过程。到最后,他被索尼娅劝...

  • 120
    普希金简介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生于莫斯科。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他使俄罗斯文学走上了现实主义的道路,进入了世界文学的先进行列。主要...

  • 120
    简析《德伯家的苔丝》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一部名为《德伯家的苔丝》的一本小说。该小说是英国作家哈代的长篇小说,是“威塞克斯系列”中的一部。 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苔丝生于一个贫苦小贩家庭,父母要她到一个...

  • 120
    《双城记》简析

    文中人性的思想最令我受触动。就比如说文中的的达尔内吧。他为了他那“神圣的目标”而放弃了爵位和财产,这和《复活》中的夏赫留朵夫没什么两样,都一样崇高;为了救人他进入明知...

  • 120
    于连VS拉斯蒂涅

    各自的人生追求有所区别。拉斯蒂涅的个人奋斗动机更多在于对上流社会奢华生活的向往,对物欲与虚荣心的满足。于连的个人奋斗动机则侧重于实现自身的价值,渴望靠才能创造一番伟业...

  • 120
    《浮士德》中魔鬼VS《高老头》中伏脱冷

    伏脱冷是巴尔扎克在《高老头》中刻画得极其成功的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他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少了他,就像桌子少了一条腿,就像人少了一双能看透世界的明亮的眼睛,可...

  • 祁同伟人物形象分析

    《人民的名义》收视率是连创新高,随着剧情的深入,各个色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祁祠伟这个反派越来越让人厌恶,于心计、投机专营、无则、患得患失、心思往上爬、为了一己私利可以牺牲最好...

  • 120
    浅析于连与高加林人物形象

    1、于连的阶级地位和所受的教育,决定了他的英雄主义热情和虚荣心。 出生地位低下,于连很早就形成了一种反抗和仇恨贵族大资产阶级的心理。爱读书身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培养了他的平民崇...

  • 120
    简析《红与黑》

    《红与黑》是司汤达的长篇小说中最优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它展示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法国社会的广阔图景,涉及了从法国外省到首都巴黎的多方面的生活风情,上至皇帝...

  • 120
    《悲惨世界》简析

    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是雨果晚年具有代表性的杰作,完成于1862年。小说写成后,用9种文字同时在欧洲一些国家出版,受到进步作家们的热情赞赏,被誉为“社会的史诗”。 ...

  • 120
    名垂千古的德国作家——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

  • 简析《浮士德》

    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个千百年来无数人深究的问题。浮士德同样也曾困于这道难题,但他的一生,回答了这个问题。 《浮士德》是德国剧作家歌德的一部代表作。主人公浮士德是个博士,也是炼...

  • “为喜剧而生,为喜剧而死”的莫里哀

    1673年2月17日的晚上,法国巴黎剧院上演一部喜剧《无病呻吟》,主角开演前,他妻子恳切地劝他说:“你病得这样重,就不要登场了吧!”他回答说:“这有什么办法呢?假如一天...

  • 看现代《伪君子》

    莫里哀本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其父是王室室内陈设制造商。莫里哀就读于当时赫赫有名的巴黎克莱蒙中学,接受贵族精英式的古典教育,阅读了不少古希腊文和拉丁文古典作品,尤其...

  • 120
    莎士比亚与他的仲夏夜之梦

    提起莎士比亚,恐怕没几个人不知道他的大名,他是英国文学史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大师级人物,一生创作剧本无数,流传下来的有39部,其中广为传扬的就有十几部。 早年听...

  • 120
    《堂吉诃德》遗留人世间的珍珠

    《堂吉诃德》的产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是作者遗留在人世间的珍珠。 《堂吉诃德》为我们刻画了一位瘦骨嶙峋、干瘪面庞的主人公形象。他是一个没落的贵族,沉溺于骑士小说而不能自拔,...

  • 120
    品读莎士比亚代表作—《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创作于1601年,是四大悲剧之首,集中体现了莎士比亚的思想特点和创作成就,被誉为莎翁戏剧王冠上最璀璨的一颗钻石,它是莎士比亚的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