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logo 写文章 注册 登录
  • 首页
  • 下载App
  • 会员
  • IT技术
240
发简信
山东平原宋志恒
  • 15

    关注
  • 4

    粉丝
  • 0

    文章
  • 0

    字数
  • 0

    收获喜欢
IP属地:广东
  • 文章
  • 动态
  • 最新评论
  • 热门
  • 180
    山东平原宋志恒
    平原水清王庄王氏族谱序

    始祖王宁,乐安西关人也。自明永乐时迁居平原县,生五子焉,俱以朗名,有上朗,有南朗、北朗,有东朗、西朗,五朗。遵故家之俗,原有族谱以传世相沿既久,闻族间守此谱者甚贫,误毁以御寒...

    王乐安
    325 0 4
  • 180
    山东平原宋志恒
    〔平原〕绎幕园记

    明礼部尚书京山 李维桢⑴ 平原宋公(注:即宋仕,平原县人。绎幕园,宋仕的别墅),为御史中丞,甫艾而遽谢归。越二十五年,中外推毂章数十,上起家陪京少...

    王乐安
    159 0 3
  • 180
    山东平原宋志恒
    恩县王打卦刘氏(祖父)碑文祭

    维,十六世祖刘諱志桥公: 生自乱世,逢事不宜。就读学堂,尊道为师。 天作佳缘,举案齐眉。承袭家礼,有张有弛。 处世修身,勤勉后枝。三子相成,风值水漪。 十六世母于氏諱芝彬 惟...

    南雁北望中
    203 0 2
  • 180
    山东平原宋志恒
    三义是三国乱世留下的产物

    “三义”,指蜀汉时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拜为兄弟;“义”,旧指忠臣义士。“三国”,时代名,继东汉后出现的魏、蜀(蜀汉)、吴三国鼎立的历史时期。从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起,到...

    王乐安
    525 0 2
  • 120
    180
    山东平原宋志恒
    平原县历史文化《兰台别记》(二十二)-----马颊河留给王打卦镇一座古桥的历史

    本人刘涛,笔名:南雁北望。古文爱好者,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平原地方文化传播者、 原创不易,文者自负 平原(恩)县历史文化(兰台别记)-----马颊河留给王打卦镇一座古桥的历史 ...

    南雁北望中
    814 9 2
  • 180
    山东平原宋志恒
    平原县历史文化《兰台别记》(二十一)平原千古“忠烈”祠--颜鲁公祠

    本人刘涛,笔名:南雁北望。古文爱好者,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平原地方文化传播者、 原创不易,文者自负 《兰台别记》(二十一)期待平原千古“忠烈祠”---颜鲁公祠的“回归” ...

    南雁北望中
    459 0 2
  • 180
    山东平原宋志恒
    平原县历史文化《兰台别记》(二十)期待千年古寺“淳熙寺”的“回归”

    本人刘涛,笔名:南雁北望。古文爱好者,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平原地方文化传播者、 原创不易,文者自负 《兰台别记》(二十)期待千年古寺“淳熙寺”的“回归” 平原历史文化悠久,文化...

    南雁北望中
    332 0 7
  • 180
    山东平原宋志恒
    红楼梦谚语护官符

    护官符: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红楼梦》第四回颜语 【注释】“护官...

    王乐安
    453 0 1
  • 120
    180
    山东平原宋志恒
    平原县历史文化《兰台别记》(十五)“百善孝为先”的文化

    原创不易,文者自负 我们华夏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我们千百年来都是以农业立国的国度,农耕文化中的“尊老爱幼”是民族的美德,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础,“百善孝为先”更是...

    南雁北望中
    346 0 10
  • 180
    山东平原宋志恒
    明: 〔恩县〕重修庙学记

    圣人生百世之上,能使百世下兴起,如面稽一堂,盖心相印证。则世运有古今,吾道无古今。一时一事之振兴,亦可继往开来,统承无斁矣,此圣道必有待於人也。 恩学在治(注:今平原县恩城)...

    王乐安
    154 0 2
  • 180
    山东平原宋志恒

    百度:震级大于等于7级的才叫大地震;5-7级为中地震;3-5级为小地震…

    平原县历史文化《兰台别记》(十四)平原县大地震

    原创不易,文者自负 《兰台别记》(十四)平原大地震。 2023年8月6日凌晨2点33分,山东省平原县发生里氏5.5级地震,地震中心在王打卦镇,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时发出明显...

    南雁北望中
    402 2 11
  • 180
    山东平原宋志恒

    @南雁北望中 哦哦。

    平原县历史文化《兰台别记》(十三)平原记载最早的“云龙书院”

    原创不易,文者自负 《兰台别记》(十三)平原记载最早的“云龙书院” 书院作为教育机构的书院起源于私人讲学,与孔墨私学、稷下学宫一样,书院制度是私学教育发展不同阶段的典型...

    南雁北望中
    639 3 2
  • 180
    山东平原宋志恒

    按照文意,景颜书院是在闲道书院旧址,也就是东门外,何时迁到学宫(今师范)位置?
    另外我感觉闲道书院位置县志描述是东门外里许,应该就是现在花园小学位置吧?

    平原县历史文化《兰台别记》(十三)平原记载最早的“云龙书院”

    原创不易,文者自负 《兰台别记》(十三)平原记载最早的“云龙书院” 书院作为教育机构的书院起源于私人讲学,与孔墨私学、稷下学宫一样,书院制度是私学教育发展不同阶段的典型...

    南雁北望中
    639 3 2
  • 120
    180
    山东平原宋志恒
    平原县历史文化《兰台别记》(十三)平原记载最早的“云龙书院”

    原创不易,文者自负 《兰台别记》(十三)平原记载最早的“云龙书院” 书院作为教育机构的书院起源于私人讲学,与孔墨私学、稷下学宫一样,书院制度是私学教育发展不同阶段的典型...

    南雁北望中
    639 3 2
  • 120
    180
    山东平原宋志恒
    平原县历史文化《兰台别记》(十二)史诗级的天灾记载

    郑重申明:原创不易,文责自负 《兰台别记》(十二)史诗级的天灾记载 中国古代作为一个农业立国的王朝,天灾频发往往都会引发地区性饥荒,轻则人口流离失所,人烟减少,重则...

    南雁北望中
    214 1 3
  • 180
    山东平原宋志恒

    @南雁北望中 有道理

    平原县历史文化《兰台别记》(十一)巡盐御史笔下”水务“古镇

    郑重申明:原创不易,文责自负 《兰台别记》(十一)巡盐御史笔下”水务“古镇 由一首明代巡演御史范永銮笔下《过平原》,来看海盐运输带动一个古城镇的繁华。先简述一下海盐:自古...

    南雁北望中
    518 4 2
  • 180
    山东平原宋志恒 ·

    @山东平原宋志恒 明代水务很繁华,又是盐运航道,设有盐司,不然现在水务村也会留下这么多古物与传说

    南雁北望中 评论自平原县历史文化《兰台别记》(十一)巡盐御史笔下”水务“古镇
  • 180
    山东平原宋志恒
    乾隆帝巡幸过平原

    巡幸,为前朝盛典行庆,施惠典至钜也。自乾隆十三(公元1748)年后,见于府志、通志者,尚有东巡四次、南巡六次,惟世代悠远,由县境经过盛轨记载多疏。兹据南巡盛典,参以府志、通志...

    王乐安
    146 0 2
  • 180
    山东平原宋志恒

    明代平原津在水务村,你这个考证有意思

    平原县历史文化《兰台别记》(十一)巡盐御史笔下”水务“古镇

    郑重申明:原创不易,文责自负 《兰台别记》(十一)巡盐御史笔下”水务“古镇 由一首明代巡演御史范永銮笔下《过平原》,来看海盐运输带动一个古城镇的繁华。先简述一下海盐:自古...

    南雁北望中
    518 4 2
  • 120
    180
    山东平原宋志恒
    平原县历史文化《兰台别记》(十一)巡盐御史笔下”水务“古镇

    郑重申明:原创不易,文责自负 《兰台别记》(十一)巡盐御史笔下”水务“古镇 由一首明代巡演御史范永銮笔下《过平原》,来看海盐运输带动一个古城镇的繁华。先简述一下海盐:自古...

    南雁北望中
    518 4 2
暂无个人介绍
  • 他关注的专题/文集/连载
  • 他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