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起失落的家训文化 也许您会因为孩子叛逆而心力憔悴;也许您会因为孩子不够优秀而唉声叹气;也许子女成年了,您还不省心。于是慨叹养育孩子不易,总是有问题出现,不能有一时的安寝。 ...
![240](https://upload.jianshu.io/users/upload_avatars/26456612/4a7aedb3-7be0-4c87-8e90-d54280214483.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imageView2/1/w/240/h/240)
拾起失落的家训文化 也许您会因为孩子叛逆而心力憔悴;也许您会因为孩子不够优秀而唉声叹气;也许子女成年了,您还不省心。于是慨叹养育孩子不易,总是有问题出现,不能有一时的安寝。 ...
嫉妒是薄福之相 嫉妒是薄福之相。亲戚朋友同事喜庆之事,切不可嫉妒。他人或升迁,或生意兴隆,或学业长进,或金榜题名,或乔迁,或得贵子,等等喜庆,都应为之欢心喜悦,不可心生嫉妒,...
一事折平生之福 张廷玉是清朝重臣,父亲张英也是清朝重臣,人称“父子双宰相”。张廷玉恪守古道家训,恪尽职守,为官五十载,深得皇帝倚重。张廷玉为教育子孙后代留下一部家训《澄怀园语...
康熙庭训:取笑人者必自招 康熙皇帝教导子孙严格,《庭训格言》中记载,他教导子孙不要嘲笑残疾人、蒙难之人,否则,取笑人者必自招。且看原文。 训曰:大凡残疾人不可取笑,即如跌蹼之...
康熙:人存善念,天必绥之以福禄。 古语云“内圣外王”。一代帝王康熙,不仅有济世之才,亦有圣人之德。康熙帝如何修身立德,看看康熙如何说。 康熙帝在《庭训格言》中说:人存善念,天...
《庭训格言》是康熙皇帝教导子孙的言论,由雍正皇帝整理而成,摘录一二,利于今人。 训曰:凡人处事,惟当常存欢喜。欢喜处自有一番吉祥景象。盖喜则动善念,怒则动恶念。是故古语云:“...
《庭训格言》是康熙帝教导子孙的言论,由雍正帝登基后编辑整理。是一部治家格言。 摘录其句,以利于今人。 训曰:持身处事,以“恕”存心。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
孔子说,家庭兴旺,必先敬妻子。 鲁哀公问孔子:“治理百姓,什么最重要?” 孔子回答说:“国君的婚姻最为重要。结婚的时候,国君要穿上冕服亲自去迎接,表达对女方的尊敬。” 哀公说...
获福远祸,先须改过。 《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行善必不可少,改过更重要。杨修死于自作聪明,韩信死于贪心不足,马谡死于自负。这些都是因为自身的缺点而招致祸患,所以人欲获...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有百世之德者,必有百世子孙。三槐堂王氏是王姓人数最多的一支,其子孙枝繁叶茂,绵远流长。其先祖王祐,是宋太祖赵匡胤时兵部侍郎。符彦卿镇守大名,治理不当,太祖命...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孔子的子孙有多显赫。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十二年),孔子的第8世孙孔腾被封为奉祀君,自此孔子嫡系长孙便有世袭的爵位,一直到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民国...
曾国藩说:抱怨多,牢骚满腹,这样的人命运多坎坷。 曾国藩的二弟曾国华(1822—1858),字温甫,是在弟弟四人中,天分最高,文笔最好的。但他有一个缺点,牢骚太多。参加科举考...
苏门隆盛之因初探。“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唐宋八大家,居其三,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家喻户晓。苏洵率子进京赶考,苏轼、苏辙同中进士,父子三人文才名动京城。兄弟二人不...
母亲怎么知道欧阳修必会显达?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兵部尚书等职。先曾祖父、先曾祖母、先祖父、先祖母都受到追封,先父赐爵崇国公,...
母亲怎么知道欧阳修必会显达?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兵部尚书等职。先曾祖父、先曾祖母、先祖父、先祖母都受到追封,先父赐爵崇国公,...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明朝宰相杨荣,进士及第,朱棣夺得帝位,到了南京,一句“皇上是先拜谒黄陵,还是先登基。”深得朱棣赏识,做到宰相。杨家世代以摆渡为生,生活艰难,怎么到杨荣就...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明朝宰相杨荣,进士及第,朱棣夺得帝位,到了南京,一句“皇上是先拜谒黄陵,还是先登基。”深得朱棣赏识,做到宰相。杨家世代以摆渡为生,生活艰难,怎么到杨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