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行为塑造法第七天,目标:穿衣服下楼。
今天在单位,直接吃完饭溜达了十分钟。不涉及穿衣服下楼的环节,竟然让我有一点点的遗憾,好像缺乏了生活的仪式感。难道养成一个习惯这么容易吗?好像并不是,这是不需要垫脚就就够的着的目标,是后期达到最后目标阶段的准入门槛。
一周总结:11月6日~~11月12日,七天的时间完成了行为塑造法第一周的目标任务,穿衣服下楼。达成目标后,强化物是奖励自己喜欢的一块甜点。仔细想了一下,这个奖励的“点”现在想来比较低,太容易满足了。不过好像从来没有通过达成某个目标,来以这种方式满足自己,还是准备尝尝看看。这种方式和自己想吃就去买有哪一点点不同呢。
以前物质不充足的条件下,物质得到满足后的幸福感印象很深刻;现在物质得到满足的时间多了,幸福感反而减少了。为什么呢?需要产生于缺失,过度的满足会降低一个人的需要动机。当自己想要的时候,尝试延迟满足自己的需要。
完成了目标,重新复盘一周时间的目标和完成情况,我需要调整的地方,我能想到的是确定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时间散步,比如:晚上六点半左右开始。
下周目标,每天穿衣服下楼,同时一周完成两天时间散步达到20分钟。强化物是每天可以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完成一周既定目标奖励自己买一份喜欢的蛋糕作为奖励。超额完成目标达到四天每天散步二十分钟奖励买一本自己想要的书《不寻常的治疗》(写完以后感觉想要这个奖励的动机并没有那么强,自从学习心理学以后,想买就买书然后很多不读屯着,需要的被过分满足,导致现在好像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不知道这份奖励能不能激发我散步的动机)。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