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举行了项目化教研活动,我代表二年级数学组进行了试题分析。个人觉得题目偏难,虽说现在提倡无情境不命题,但是对于二年级小朋友来说,还是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才可以,大量的文字描述可把孩子难坏了。
1. 第一题是本单元例题4变式,旨在让学生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数量关系,并掌握解题方法,学生已经建立起“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学模型,设计这样的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第二题延续一年级所学的排队问题,让学生学会用画图的方法直观表示题目意思,在一年级用符号代替具体人数的基础上,本学期学习了画线段图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3. 第4题涵盖了本单元“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和“连加”等知识点,属于文字叙述+人物对话结合的题目,文字信息较多,对学生阅读理解方面有很大的挑战,还要串联图片信息,将所求问题与有用条件联系,进而分析、解决问题。且本题的第2小题,学生出现了理解上的偏差:一些同学认为是三人各自与25比较判断,还有同学认为是三人一起进行比较,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 第3题和第5题都是题目较长、且数据较多的生活情境题,有许多干扰数据,需要学生具备极强的阅读、分析题目的能力,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