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本周教授《三峡》与《答谢中书书》,学生对文本文意、写景手法及作者情感的理解基本到位,但在背诵落实与课堂互动上存在明显问题。多数学生背诵积极性不足,进度缓慢,课堂回答问题时参与度较低,主动表达意愿不强。

针对此情况,我调整教学策略,对不主动参与课堂问答的学生,额外布置文言文抄写作业。实施后,课堂举手人数有所增加,互动氛围略有改善,但该策略偏向约束,长期使用易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并非最佳方案。

后续将从两方面优化:一是拆分背诵任务,将两篇文言文按内容模块(如《三峡》按“山—四季水景”划分),降低背诵难度,并通过早读抽查、课堂默写强化落实;二是改进互动方式,采用小组积分制,回答问题可累积积分,兑换免作业奖励,同时增设“学生小讲师”环节,让学生自主讲解文言片段,激发主动学习意识。

文言文教学需兼顾知识积累与兴趣培养,后续仍需在激励机制与教学形式上持续优化,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