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荣慧
昨天晚上在大象云课堂学习了李朋云老师的《以评促教 以改增效——中考试题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和思考》。
一、我的收获
对于李朋云老师我并不陌生。因为他是我们老梁读书会引领人梁树丽老师所在工作室的主持人,常听梁老师提到李朋云老师——中原名师、高级教师,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中考试题?不是只需要把我们小学的试卷分析彻底就可以了吗?学习中考试题,是为了拓宽我们的教学视野,从小学四年的英语学习延伸至初中甚至高中,为学生铺设一条长远的学习之路。如今英语考试不再像之前一样只考查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是关注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强调素养本位、素养立意,我们更要学习李朋云老师研究试题的姿态,去分析我们的小学试题,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日常教学。
李老师的分享从三方面进行——试题鉴赏:明晰中招试题的学科育人导向;以评促教:反思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和瓶颈;以改增效:探索初中英语教学路径和方法。从试题到我们的教学,使我也明白了分析试题不仅仅是要从表面分析其考察的知识点,而是站在更高层面思考出题者的意图。
在李老师分享的过程中,我也在对照自己正在分析的五年级统考试卷,发现和李老师的试卷分析相比较,自己处于“学习理解层面”,只看到了试卷的what,可以白描式的分析试卷,却无法看透试卷的why和how。即使自己借助新课标理念去分析,却参不透试卷真正想要传递的意图与价值观。学做一个研究者,而不是一个教书匠,在接下来我也要模仿李老师对我们五年级的试卷进行再一次的分析。
二、我的反思
无论是我们的中高考试卷,亦或是我们小学英语统考试卷,其作用是借助分析试卷来有效指导我们的教学。当我们明晰出题者的想法,我们才能反思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去做。只有当我们理解了出题者的想法,我们才能在教学中做出有效的反思和调整。例如,在英语试卷的听力部分,我们是否仅仅在考察学生的“听”能力?其实,它还涉及到学生的思维品质,如判断和分析,以及学习策略的运用。那么,我们如何在教学中真正落实这些能力呢?对于试卷中的阅读理解语篇部分,由于我们小学阶段英语语篇简短,在以往的的教学中我通常只是和孩子们对照一下答案,从文中勾画出答案。而李老师从阅读语篇的主题、阅读题目所传递的文化知识等进行分析,让我意识到我们在给日常练习题的讲解中,我们也要有意地解读阅读理解语篇,不仅仅是为了做题而做题,而是通过做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与学习策略。
李老师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时间分配”。他追问我们是否有六分之一的时间在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是否有六分之二的时间在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是否有六分之一的时间在培养学生写的能力?是否有六分之二的时间在培养学生语用能力?这些时间从何处而来?是根据我们的中考试题题项占比所得,这个时间分配是我从未关注过的。李老师说“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我们是否培养了学生足够的听说读写看的能力?是我们的教学内容质量不高?还是我们的教学方法不够科学?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为什么没有?是因为我们不用花这么多时间,就可以达到足够的效果?还是我们的时间分配不够科学?例如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机械性的刷题和背诵?亦或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讲解和练习知识点,而弱化了听说读写看的语言能力培养,以及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这些问题我意识到,要想真正提升教学质量,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调整我们的时间分配策略。我们应反思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我们需要花多少时间在语言技能方面,需要花多少时间在思维品质方面,我们需要思考我们从课堂导入到课堂上的提问以及课堂的教学过程各个环节是否有效处理。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减少那些重复性高、效果有限的练习,转而增加更多互动性强、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活动。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实际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升听说读写看的能力。
我们也应该重视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在教学中融入跨文化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背景。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和探究性任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使他们能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有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时间分配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质量、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以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都是我们作为教育者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的方向。
通过李老师的讲座,让我认识到英语教学需要我们一线教师的彻底落实,按照新课标的理念,认真研读我们的教材,遵循英语学习活动观,走进文本、深入文本、超越文本,我们不仅是在教学生学习英语,更是在学做事、做人。
感谢每一次的学习机会,感谢李朋云老师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