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二单元《发现生长》教学反思

一、教学过程与实施

  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人类小时候和现在不同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思考我们会长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初步感知生长的概念。

  2. 观察活动:组织学生思考回忆长大的证据,从自身身体方面,再到学习技能方面,乃至精神层面,都进行考虑。采用坐的端正的来回答的鼓励方式,加上对孩子回答问题体态声音的点评,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优秀习惯。

  3. 记录汇报:鼓励学生将思考到的证据以图画、文字的方式记在记录单上,并给予他们充分的绘画自由。记录完成后,把汇报的机会当做奖励给表现好的小朋友,请他们上台分享画作,并充当小老师,与台下同学互动,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教师适时引导。这样不仅使课堂形式多样,学生非常感兴趣,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上台汇报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强化了课堂纪律的重要性。

  4. 创意拓展:设计一些创意活动,如制作生长周期图、编写生长故事等,让学生在创作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反思

  1. 成功之处:

多样化的表达方式: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表达长大现象,拓展学生思维,促进了思维的灵活性,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课堂优秀习惯的强化:把本来就要引导学生进行的课堂汇报转化为奖励的形式,不仅增强了学生意愿,而且再次让他们对科学感兴趣,并重视在科学课堂上的表现。

  2. 待改进之处:

时间管理:部分观察活动耗时较长,需要更精细的时间规划,以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

个体差异的关注: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兴趣点存在差异,未来应设计更多层次的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并且在部分环节学生完成的速度也很不一样(比如记录环节),会出现一部分很快画完的同学要等待的情况,这部分我目前是让他们补充之前未画完的记录单,但或许可以想一些更有意义的课堂活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