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学习轨迹提供诊断性信息
使用诊断性评价
有可能的话避免重新教学
首先我们明确学习轨迹的类型有:学习进程、建构地图、发展轨迹和解构标准。每一种学习轨迹都提供了组织和充实教学的渠道。如果设计的好,每一种轨迹都能为如何学习和促进某个特定概念、程序或技能发展提供详尽的应对方法。
学习进程倡导发展的学习观,因为他们展现了专业知识是如何在一段或长或短的时期内发展的,即从学习的初始形式开始,逐步演化到更复杂的状态。当教师的教学和形成性评价实践有学生学习进程的支撑时,教师可以更好地运用形成性评价来确定个体学生当前所处的位置,并采取措施推动其进步。
无论学习进程是由该领域的专家基于实证研究建立起来的,还是由教师和课程内容专家基于学习和经验发展起来的,都请谨记这三条方针:
1.进程必须建立在对如何随着时间展开学习的最准确理解之上。
2.教师必须对此理解的足够深刻,方能有效运用。
3.并非所有的学习都是线性的,并非所有的学生都遵循相同的轨迹来实现掌握。
有了以上的理解,学习进程就能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来源,从而据此建立诊断性评价。
有了设计巧妙的学习轨迹,我们就有办法确定学习的下一步,用评价来确定学生仍需要学习哪方面的知识就会变得更容易。这又反过来让我们能够确定满足学生特定学习需求的课程和材料。
支持学习的可行之道——使用诊断性评价
当评价的结果提供了指向特定学习需求的证据时,评价本身就能够产生可靠的诊断信息。
这样的评价被认为是推进教学的。并非所有的评价都能有此功效,甚至有些声称本质是形成性的评价也做不到。许多评价只产生一个分数,这个分数可表明最初的教学是否有效。如果教学无效,那么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各方均需要做进一步工作 。然而仅仅确定某一特定的主题需要关注,并不能为评价提供足够的教学推动力,因为他没有对具体的学习需求进行诊断。要选择或创建具有教学推动力的评价,这就要求我们在遇到他时能够把它识别出来。
通过举分数比较大小的例子,我们可以知道对于选择了不同错误选项的学生,老师应该重点关注什么?评价的诊断能力使其成为教学推动力的关键。
选择作答、书面作答、表现评价和个别交流等所有类型的评价均可加以设计,让评价的结果能够推动教学。此时他们既是正式的评价,又是非正式的嵌入课程的活动,这些试题的错误选项反映了研究发现的错误概念和未完全理解。如果我们打算使用形成性的评价结果,那么选用的评价需要具备这一特征,或有自己设计具备这一特征的评价。
选择题的教学推动力
书面作答题的教学推动力
清单
特定任务的评价量规
通用的评价量规
表现评价任务和评价量规的教学推动力
提问和对话的教学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