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们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的是学习评价七策略中的第5章,我如何缩小差距——诊断聚焦性教学的需求。
本章围绕策略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下一步教学。
每位学生都是学习者,要想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老师必须会诊断出学生哪些地方学会了,哪些地方还不理解?哪些知识理解错误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错误?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要诊断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第5章的学习目标:
1.明白反馈回路对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2.相信在教学周期中确定反馈回路时间的必要性;
3.拥有能诊断学生学习需求的策略清单。
第五章主要内容
一、学习需求的类型
1.未完全理解引起的错误
2.推理缺陷引起的错误
3.错误概念引起的错误
二、用以确定学习需求类型的信息来源
1.借助学习轨迹提供诊断性信息
2.使用诊断性评价
(1)选择题的教学推动力
(2)书面作答题的教学推动力
(3)清单
(4)特定任务的评价量规
(5)通用的评价量规
(6)表现评价任务和评价量规的教学推动力
(7)提问和对话的教学推动力
三、有可能的话避免重复教学
第一方面:学习需求类型
我们已经将学习目标清楚告知学生,而且也已经让他们与该目标有了初次的教学接触,这次接触可以是经历、活动、模拟、示范、说明、演讲、讨论、阅读的段落、观看的视频或收听的录音。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解决难题、讨论、写东西、示范、设计或创造来回应。
我们和学生都做了该做的现在,该怎么办?此时学生要么已经掌握目标,要么还没有掌握,如果证据表明他们还没有掌握,那么我们可以选择:
(1)给他们所做的进行评分,然后继续教学
(2)重复教学
(3)弄清学生与目标相关的学习需求是什么?然后针对那些需求进行教学?
要想弄清楚学生的学习需求,首先要确定学生可能犯什么类型的错误。
在本书中,我们将使用有三种分类的系统:未完全理解引起的错误,推理引起的错误和错误概念引起的错误,每种错误都有着不同的先例,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
学习需求的类型
未完全理解引起的错误
学生部分理解。他们不是学错了,而是还未完全学会。
推理缺陷引起的错误
学生采取的推理范式中含有一个乃至更多的错误步骤。
错误概念引起的错误
学生已经理解某个观念或一个现象的某种解释,他们相信这一观念或解释是正确的,但其实它却并不是符合当前的最佳思维。
首先我们说第1种,未完全理解引起的错误
就未完全理解引起的错误而言,学生的作业表明他们仅了解部分知识,尚需要进一步教学。
举例:就拿小学生初次学习使用句号来说,有些学生在每个字词后都放置句号,这表明他们。知道句号是放在末尾的,但他们并不太清楚应该放在什么末尾。
做什么?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做什么?
学生的作业显示出未完全理解时,下一步教学要考虑到他们所学习的知识未必是错误的,而只是尚未完全学会。这种学习需求比较容易处理。
还是拿着刚才的那个例子来说,对于小学生在字词与字词之间使用句号这一问题,教学的下一步并不是将句号标记为错误,而是促使学生将字词串起来形成一个想法单元,然后指导他们将句号用在每个想法的末尾。这个方法认可学生对句号的理解,并采取下一步把更多将想法变为文字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再回到句号。
总之,针对未完全理解引起的错误,需要采取进一步教学的措施,而非重教或简单判定为错误。
推理缺陷引起的错误
按照规则套用推理模式,通常能取得成功,但也有可能导致失误。为了克服推理中的缺陷,首先要帮助学生识别出他们是很重要的。识别缺陷的一个好方法就是应用策略1和策略2,与学生分享推理方式的完整定义,向他们介绍你评价推理模式的评价量规,然后提供一些好的和不那么好的例子给他们检查,让他们根据量规判断那些例子的优点和缺点。
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做。
错误概念引起的错误
错误概念也称为相依概念,包括学生学习了一些不准确的东西,或者理解了对某一现象的解释,但当前而言并非最佳思维。错误概念也可能表现为规则的误用。
做什么?
错误概念的处理在于准确的识别出他们,然后设计课程加以消除。错误概念是顽固的。掩盖并不能纠正错误概念。
对于错误科学概念的研究获得的一个方法是做下列的事情:
1.通过让学生产生不一致的认知,从而建立起对错误概念的初步认识。为他们提供与错误概念在某些方面相反或矛盾的体验(示范、阅读段落、或者两者的组合)。
2.让学生参与讨论,揭示错误概念并与正确概念对比。
3.如果学生能够解释为什么错误概念是不正确的,就让他们解释,以此作为结束。
教学上的挑战是要引起观念的转变——使学生放弃他们不准确的观念,转而支持准确的观念,学生必须有意识地消除旧规则、旧理解,以确保新观念在常识记忆中固化下来。因此,无论在科学、社会学、数学、语言艺术还是任何其他学科中,要解决错误概念就都需要刻意针对误解的本质来定制相应的方法。
以上内容就是学习需求的类型,未完全理解引起的错误,推理缺陷引起的错误和错误概念引起的错误。
我们明确了学习需求的类型,在课堂上,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确定学习需求的类型,也就是书中提到的用于确定学习需求类型的信息来源呢?
通过查找学生作业存在的问题类型,诱导学生作解释以及提出探究性问题,我们能够非正式的发现未完全理解、推理缺陷和错误概念的证据。我们也可以使用更为正式的工具——包括课程的文件、随堂测试和测验。同事间的讨论也能揭示常见的推理错误、未完全理解的事例和完全错误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