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是一本由明代作家冯梦龙编写的书。该书分为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十个部分,共计二十八个小类。它是一部汇集了先秦到明代各个时期的智慧故事的集子。《智囊全集》中记录了各种智者的故事和智慧之道,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创造史和实践史。
上智部·丙吉
吉为丞相,有个车夫嗜酒,跟吉一起出门,喝醉了吐在丞相的车上。西曹主吏打算斥责他。吉说:“因为酒醉的过失就开除一位士人,让这个人还有什么容身之处?西曹你暂且忍耐,这只不过是脏了丞相的车垫而已。”这个车夫是边郡人,熟悉了解边塞的紧急情况。曾经外出,正好看见驿站的骑手拿着赤白囊,边郡的紧急文书快马送来。车夫于是跟随驿站骑手到公车刺探,知道敌虏侵入云中、代郡,立即返回。见到吉,把情况告诉他,因而说:“怕敌虏侵入边郡,二千石的官吏有年老有病不能胜任军事的,应该去查看。”吉赞成他的话,召来东曹根据边长官的科目条目去查找这个人。还没结束,皇帝下诏召见丞相、御史,询问入侵郡的官吏。吉详细回答。御史大夫仓促间不能知道详细情况,因此受到谴责;而吉被认为能为边事担忧尽职,是车夫出的力。
进被任命为山西巡检,有个军校到京城诉进。皇帝知道后召见,知道是诬告,立即把他送到进那里,命令杀掉他。正好碰上并寇入侵,进对那个人说:“你敢告我,确实有胆量。现在赦免你的罪过,能消灭并寇的,就向朝廷推荐你;如果失败,就自己投河自杀,不要弄脏了我的剑。”那个人踊跃赴战场,竟然大获全胜。进就推荐提升了他。
[冯述评]
对于容忍小过错的人,他会用一技之长来回报你;对于解除大仇恨的人,他会用生命的力量来报答你。只有对于这种急于回报的心情加以适当的引导,他的长处才会被激发出来并得到充分的发挥,他的力量才会被激发出来并得到充分的运用。那些寻求过错、执着仇恨的人,不是太傻了吗?
上智部·魏元忠
唐高宗在前往东都洛阳时,关中地区正遭受饥荒。高宗担心路上盗贼较多,就命令监察御史魏元忠负责检查车马前后。魏元忠接到命令后,立即在赤县监狱中找到一个盗贼,这个人的神态、言语和普通人不同。魏元忠命令释放他的桎梏,换上衣服,让他骑着马跟随着自己,和他一起吃饭、睡觉,并委托他追查盗贼。这个人笑着答应了,等到了东都洛阳时,高宗的士卒马匹有上万数,却没有丢失一文钱。
[冯述评]
根据不同人的才能特点,让他们担任合适的职务,连盗贼都可以被利用。那些迂腐的读书人以“鸡鸣狗盗之雄”的称号嘲笑孟尝君,却不知道在那个时代,除了鸡鸣狗盗之徒,他根本用不着其他人!
上智部·范仲淹
范仲淹任用官员,多取气节而略细故,如孙威敏、滕达道,都是他一贯重视的。他担任统帅时,设置僚属和门客,多取遭遇贬谪但尚未恢复原职的人。有人为此疑虑,公说:“人有才能而无过,朝廷自然应该任用。若有实际可用之才,不幸陷入吏议,不因事起用他,就将成为废人。”所以,范仲淹所推荐的人多为有才之士。
[冯述评]
世界上没有无用之人,所以朝廷没有不重要的事情,不是有远见的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上智部·狄青
狄青是从行伍出身的,做了十多年的军官,当他显贵之后,脸上的疤痕还在,他说:“留下这些疤痕来激励军中的士卒。”
[冯述评]
如果不去掉脸上的墨痕,便可以知道他不会轻易追随梁公。
上智部·邵雍
熙宁年间,新法刚刚实施,州县骚动,邵康节闲居在山林中,学生和旧时官宦都想要上奏弹劾然后归隐,写信问邵康节。邵康节回答说:“现在正是你们应该尽力的时候。新法虽然严厉,但你们如果能放宽一分,老百姓就能受到一分恩惠。上奏弹劾然后归隐又有何益处呢?”
[冯述评]
李燔常说:“人不一定非得要等到取得官职才去建立功业,只要尽力做到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他人,就是功业了。”
莲池大师劝人做善事,有时有人以无力为借口推辞,大师指凳子说:“假如这张凳子倾斜阻碍道路,我把它摆正,也算是一件善事。”像这样存心,便会觉得面临困难就上奏弹劾然后归隐是舍弃宝藏一样空手归来。
鲜于侁担任利州路转运副使时,有百姓没有申请青苗钱,王安石派官吏责问,鲜于侁说:“青苗之法,愿申请则给予,民自不愿,怎能强迫?”东坡称赞鲜于侁“上不违反法律,中不损害亲情,下不伤害民众”,认为是“三难”,做官应当以此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