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冷,明春暖得早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
冬至的到来标示着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白昼将开始一天比一天长,太阳回升,故古人们认为冬至是一个吉日。《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12月21日17时21分,我们将正式进入冬至节气。
冬至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通常在公历12月21日或22日,代表着阴阳转换、天地交替的开始,也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日子,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到来,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东汉班固所撰《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唐代房玄龄等人编纂的《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冬至气候特点
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在气象上,温度并不是最低。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冬至过后,中国各地气候都将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逸周书·时训解》中云:“冬至之日,蚯蚓结。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动”,可见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
一候蚯蚓结: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麋与鹿同科,冬至时,麋感阴气渐退而脱角;
三候水泉动:由于冬至阳气初生,白昼逐日增长,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有温热感;
冬至民俗
冬至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一个富含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冬至逐渐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活动,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祭天祭祖
冬至是祭祖的重要时刻,人们会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共同祭拜祖先,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与敬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饭菜,围坐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另外,冬至还是古代帝王祭天祀祖的重要日子。
皇帝会亲自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祈求上天保佑国家安泰、五谷丰登。这种习俗不仅体现了古代帝王对天象的敬畏和对祖先的尊敬,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重视家族传承的传统美德。
2.吃饺子
在北方,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尤为盛行。这一习俗据说源于汉代南阳医圣张仲景。相传,张仲景在长沙做官结束告老还乡时,正值大雪纷飞的冬天,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
于是,他吩咐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驱寒药材放置锅中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到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用后,百姓的冻耳朵都治好了。
后来,每逢冬至进九,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并把它称之为“饺子”。这一习俗不仅寓意着驱寒保暖,更寄托了人们对健康和平安的祈愿。
3.吃汤圆
在南方,冬至吃汤圆的习俗则更为普遍。汤圆象征着团圆和美满,寓意着家人团聚、和睦相处。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汤圆,或甜或咸,口味各异。人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美味的汤圆,感受着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4.吃馄饨
除了吃饺子和汤圆外,北方还有冬至吃馄饨的习俗。相传,这一习俗与春秋五霸时的吴越争霸及美女西施有关。相传吴越争霸时,吴王打败越王,不仅获得金银财宝,更是获得心灵手巧的西施。在一次试吃了西施做的用面皮包裹着馅料的食物后,吴王大为赞叹,问西施是何物。西施想着这昏君沉迷美色,不理朝政,就说此物是馄饨(因与“混沌”发音相似,便取其意)。
此后,馄饨便流入民间。而在许多古籍中记载,馄饨是中华民族的开天辟地者黄帝所创。因此,吃馄饨也寓意着对黄帝或那些做过开天辟地之事的人的尊敬缅怀与祭祀。
冬至福至,向春而生
愿你内心盈溢向前的暖意
开启下一轮繁花似锦的春天
冬至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