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对第一单元第二节进行了教学,归纳、总结、梳理、记录工程建设的基本步骤是本节的重点,体会工程的复杂性和闭环性,感受工程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是本节的难点。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住房的建造过程,在本节内容中,学生将接触更大的工程。
因为上一节内容教学时,我在一开始出示了几幅工程的图片,所以,本节课一开始我以这样的方式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真正地去了解工程,世界上工程太多了,不可能一节课全部了解完,我们了解几个典型的,先了解一个大工程。然后我出示了港珠澳大桥的图片,提问:这是哪里?学生可能有去过的经历,或者是提前预习过本节内容,都知道这是哪,接着我播放了一段港珠澳大桥的视频简介,学生看完视频以后都感受到了这座大桥的规模巨大、复杂程度高。这样我就能顺势进入后面的教学。
在课本第六页有四个问题,我通过层层引导,有序地进行教学,每个问题我都用了视频介绍,最后用课件总结。特别是第四个问题,我放完视频以后,我出示了港珠澳大桥从提出建造任务到通过验收的所有时间节点,让学生计算前期规划和建设阶段分别花了多少年,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前期规划花的时间比建设用的太多了,从这里学生就能初步体会工程的核心是设计了。
在第二个探索环节,我让学生先回忆房屋建造的过程,然后让他们把活动手册照着书上填好,但不是单纯的抄完就完了,而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为什么第四步旁边要再打一个箭头回到第二步?如果学生答不出来,我就再引导:如果说你测试的结果没有达到建设的要求,还能实施建设吗?这时学生有些明白了:如果达不到要求,就要重新调整设计的方案,再次制作模型,再测试、改进和完善,直到达到要求为止。我借此强调,工程建设就是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顺便教育学生:其实生活中做事情也是这样,总是会有不停地重复,也许你们会觉得很烦,但做事情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让学生体会工程达到艰难,同时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细心、认真做事的态度。
在第三个探索环节,我先让学生回忆上学期学习的第三单元叫什么,有少数学生还记得叫工具与技术,我趁机提问:这些工程可能用到哪些技术,学生举一些例子后,我追问:工程与技术的关系是怎样的?学生给出的答案各不相同,但都体现出了工程与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研讨环节,我播放了最后一个视频:我们是桥,视频内容是港珠澳大桥的自述,里面出现了很多工人施工的场景,学生看到最后,体会到了大桥建造的不易,需要很多人共同努力,要付出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产生对建设者的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我本节课插入的视频较多,都围绕着港珠澳大桥这个大工程,学生每看一段视频,都能感受到这个工程的宏大,因此学习的热情也比较高。我现在发现,高段的孩子对于副科往往不喜欢听老师讲,但喜欢看电影,或者是动态的画面,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每次播放视频时,班上都显得极其安静,我讲的时候其实并不多,我渐渐的找到了一点控制课堂纪律的方法了,用更好的课堂设计去吸引学生比直接的纪律管束要好很多,我认为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把课堂纪律管好,自己也不会很累。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一直这样保持,如果能找到更好的办法就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