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儿童阅读。
核心素养无论说的多么天花乱坠,根本处,仍然是德智体美劳,或者更直接的说是德智体三大领域在新时代的要求的表达。
小学的核心素养是什么?答案是自尊水平与阅读能力。我第一次听到有把“自尊水平”作为核心素养,一直不解,查阅资料才清楚,原来一个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力量就是自尊感,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持续地享受成就感,成就感会促使学生不断地去克服困难,不断地获得成就。孩子通过获得成就来培养孩子的自尊感,使孩子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关于阅读能力
在小学阶段核心是语言智能。小学要主要表现为读写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记不住词语,不会阅读和写作,是因为阅读量不够,要补的不是教材中的知识或考试题目,而是阅读。
没有海量阅读,孩子仅靠课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孩子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他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在不断的往上提升。
小学有两件头等大事:一是保护儿童的自尊心,二是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
小学阶段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的重要性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阅读会影响儿童的语言发展,也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从而影响儿童所有其他学科的学习。
阅读还可以带给儿童内心的丰盈。通过熟悉故事、理解故事、讨论故事,来感受故事中关于生命、关于人的各种重大主题,儿童会将自己带入其中,在无意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潜意识的指引,让自己变成一个丰富、高尚、自由和充满了可能性的人。
魏老师提到这一切都需要儿童通过海量阅读才能形成自动化阅读的能力,让阅读和思考是同时进行的。
让孩子在阅读与教材学习中双线并进,相互成全。我们既抓阅读,也抓教材学习,在阅读中让孩子发挥最大限度的力量;在学习中让孩子学会各种能力。
想要做到海量阅读,更是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推进才能完成。教室为孩子准备了丰富的书籍,定期也会开展阅读庆典、好书分享的方式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让孩子靠近书本,对更多书籍产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