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信息化教学,课堂上教师做教学决策,好像如影随形。但教学决策,我们真的做对了吗?教师通过看见数据,有没有发现不一样的课堂?我们常态化的课堂更需要从数据中反思教学改进点,设置好问题,刻意练习,读完第四模块,深深的感触每一节常态化的课堂都是我们积累与丰富教学能力的重要部分。
于我,恐怕最需要提升的就是面对数据做出的所谓正确的决策。上学期几节印象深刻的课,现在每每想起来都会觉得纠结与难受,如果还有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对数据背后的决策发生改变。高质量的决策能够促进学生对当下教材内容的学习成效,提高课堂质量,我当时面对学习数据,会有紧张,甚至是迷茫无措,以至于我无法正确采取有效应对方式。要想做精准教学决策,就必须对数据有感觉,而这种数据感从来都不是从天而降,它需要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去用心反思,刻意练习,对的,刻意练习。这个词给我的触动很大。好的信息化课堂教学决策,从来都没有捷径可以走,我们对课堂教学的数据感,都离不开日积月累的刻意练习。共读这个模块,发现优秀的数据决策者也一样遇到了我们之前碰到的一系列问题,面对数据决策,少不了及时觉察与深度反思。于我,恐怕不足。简单基础知识,随机挑人回答,重要知识点辨析,小组限时讨论,检测性题目,即时做答。设置好问题是成功教学的开端,刻意去练习,数据感需要时间的培育。
就今天的信息技术水平而言,真正难的事是要获得怎样的学习数据,什么时候获得,面对不同数据做怎样的决策才是根本,接下来常态化的课愿多累计与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