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让学生拉一拉橡皮筋活动,观察橡皮筋的变化,引导学生感受手有什么感觉。当橡皮筋变长变细时,手被一股力量往回拉。橡皮筋变长变细是橡皮筋的形状发生变化,得出橡皮筋形状改变产生弹力。
后学生思考如何将橡皮筋组装在小车上,探究橡皮筋的缠绕方法。经过小组讨论与尝试,学生成功的让小车动了起来。
接着提出问题“如果要让小车行驶得更远,可以怎么做?”引导学生探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经历“提出问题—做出推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学生成功建构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之间的关系,也认识到缠绕圈数、弹力、行驶距离之间的关系。
研讨环节,除了教材上的几个问题以外,我还增加了两个问题1、为什么缠绕同一圈数时,各小组的数据不一定相同;2、弹力是什么时候消失的?
通过问题1让学生去思考自己在实验操作中可能存在的不足,而导致的每个组间数据不同,让学生进行误差分析。在误差分析的时候,学生也反思到了:有些小组在测量行驶距离的时候是目测的,没有用直尺比划着测量;有的小组思考到有时在缠绕圈数的时候可能多缠绕或少缠绕了半圈,但是没有注意到;有些小组还分享到每个组使用的橡皮筋,有粗细长短弹性等的区别,所以会导致数据不一样。我觉得除了得出结论以外,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复盘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在接下来的实验中更加注意操作的规范性。
第二个问题是让学生清楚弹力会消失,及弹力在什么时候会消失。再次强调橡皮筋发生形变弹力产生;橡皮筋恢复原状弹力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