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老师讲道:“购买前的消费者叫受众,购买中的消费者就叫购买者,理解这些角色的不同词汇非常重要。因为词语决定思维,精确地使用词语才能精确地思考。
这句话让我明白,交谈很浅层、不接近本质的原因是:一方面是对词语本身的含义没有本质性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对词语的理解不够精确。这需要通过回归定义,对照字典查每个词的定义,重新理解「词语」。
当整个群体中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状态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永远对不上话,因为大家虽然在使用同样的词语,但因为每个人对事情的认识、以及对词语的理解不同,虽然在使用同样的词语进行表达,但表达和理解过程存在很大歧义。“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这个现象背后是语言哲学问题。
华杉老师在《华与华品牌五年计划》第5页讲道:“语言本身就是混乱的,词语的定义本身也是混乱的。维特根斯坦说:词语的游戏规则在语言游戏中建立,也在语言游戏中修改。在我们交流的时候,我经常觉得,要把词语从我们的交流中抽离出去,送去清洗,清洗干净之后,再送回我们的交流之中。”
华杉老师在《华与华品牌五年计划》第200页讲道:“人类理解的共性缺陷,第二个是「洞穴假象」,我们每个人都会因为成长环境、受到的教育或者一些行为习惯的影响,而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所以对事物的判断也就有着不同的认知,这是个体差异造成的缺陷。”
这里给我带来很大的启发,首先让我意识到,我现在开始要有意识地对「词语」进行主动清洗,回到词语的定义重新理解;其次,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跟「思维模式」有关,而思维模式又是受到成长环境、教育、经历等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相处,本质上是思维模式的碰撞。在与他人交流沟通的时候,要主动追问他人对事情的看法以及对词语的理解,降低误解和产生歧义的程度。
我现在反思,过去一直使用「消费者」这个词,但是没有真正明白什么是「消费者」。如果没有回到「消费者行为学」的学术定义去理解人消费行为发生的过程,将人作为消费者的身份拆分为四个角色,「消费者」这个词在我的脑海中只是一个抽象的词汇,没有清晰、具象的画面。这也就意味着,我过去没有真正地理解「消费者」,理解终端那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人,理解他们的需求、在购买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他们在想什么,他们是怎么做选择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