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十五条建议中,苏老师提出了我们一定要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给儿童留下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去思考去研究所喜欢的事情,这样对于孩子的大脑来说是劳逸结合,这也是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在这一条建议中苏老师建议我们要教会儿童自由支配时间,只有教会他们自由支配时间了,他们才能够把课业和自由思考的时间相结合起来。
首先,苏老师建议我们要成为儿童,我们要求了解儿童的心理。是的,我们很多时候用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带孩子,用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们,当他们达不到我们的标准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唠叨他们、对他们大发雷霆甚至大打出手,所有的这些就是因为儿童没有满足我们的心理需求造成的,但是作为孩子的世界和眼光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我们要强迫他们达到我们的要求呢?这难道不可笑吗?我们很多成年人都忘记了我们原来也是孩子,我们忘记了小时候的奇思妙想,忘记了小时候的灿烂时光,当我们被生活和社会磨平之后,我们总是用过来人的标准要求孩子,想让他们少走我们认为的弯路,这难道对于孩子来说真的是弯路吗?难道他们经历了对于他们来说不是宝贵的经验和成长吗?其实孩子们最讨厌的就是我们成年人的自以为是和另类标准,这些都和他们的儿童心理和世界相冲突,当我们成年人继续坚持的时候,就会和孩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最终产生了一些我们无可挽回的问题和和事情。
其次,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儿童去观察去思考。大自然就是最好地场所,让他们观察自然万物地生长变化,在观察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奇迹,这对于儿童来说就是最好的引导。因为我们人类就来源于大自然,我们就是大自然得一员。那冲破土壤的嫩芽、汹涌波涛的海浪、一片金黄的大树、翩翩起舞的大雪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美好馈赠,都值得我们积极主动引导孩子们去观察去思考。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组织各种活动、示范、集体劳动等方式来引导孩子们加入到这样的思考和生命的体验中来。
每一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他们在课堂上深深地着迷于一件事情或者在家里因为痴迷一件事情没有完成我们要求的课业,我们老师不要暴跳如雷,而是用一生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走神和痴迷,我想这对于孩子的宽容也是对孩子对教育的负责。
而作为家长也一定不要把孩子压迫在学习和成绩中,因为我们的每一个孩子来到我们的家庭里不是为学习而来的,他们人生的精彩和未来需要我们和老师配合,需要我们家长高质量陪伴,更加需要我们给孩子们创造属于他们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在这样的自由空间和时间里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对未知的事物和知识痴迷,这样的好奇心是最需要我们家长和老师激发的。